这大冬天的,粤菜怎么还愈发“寒冷”了?管理
2014年,广州市有关部门通过调查数据称:粤菜占广州餐饮90%以上的市场份额。大众点评网以2015年1月1日和2015年12月31日为时间点,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餐厅数量、经营餐饮品类变化进行统计,得出的结论是粤菜在上述4大城市中都出现了萎缩的情况,尤其在广州本地,粤菜在过去一年中在市场上的占比从20.1%萎缩至13.2%。
粤菜占比的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粤菜已经不受消费者欢迎了?还是餐饮老板们走捷径为求赚快钱而抛弃了粤菜?抑或是粤菜在与外来菜的比较中优势越发丢失了?
为此,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对广州老城区、新城区、城郊结合区以及多个商业广场的餐饮品类进行了盘查,以期为各位读者梳理出粤菜在不同区域的生存脉络。
这里的寒流有点冷~
兴盛汇兴盛汇是兴盛路酒吧街内的食街,共拥有餐饮商铺73家,其中粤菜餐馆12家,其余61家均是外来菜系,其中西餐以及川菜等麻辣口味的外来菜居多。而在12家粤菜馆中,以经营打火锅与茶餐厅的居多,仅是茶餐厅就在同一条路里有5家,分别是表叔茶餐厅、表少茶餐厅、old记茶餐厅、边度茶餐厅以及深井陈记烧鹅茶餐厅。
记者观察:广州本地人口味变重兴盛汇是近年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去消遣的酒吧街,重口味的餐饮自然更为受年轻人欢迎。同时,在酒吧街消遣完到平民化的茶餐厅消费,是很多人的习惯。传统粤菜馆就与酒吧街的氛围格格不入。
记者了解到,近1年时间里餐厅数量就呈直线增长,且以外来的重口味菜系居多,在同一层里的川湘口味菜馆已经不下10家。“上品鱻”老板介绍,经营这家餐馆就是观察到重口味已经笼络了主流消费群体的舌头,开外来菜不仅是因为广州的外来人口构成比例加大,而是广州的本地人本身已经有了口味上的变化。
高德汇毗邻兴盛路的高德汇,目前有餐厅14家,其中粤菜餐馆有5家,包括连锁品牌点都德和2号唐厨酒家,两家潮式火锅,和一家新派粤菜“星意小厨”,高德汇目前客流一般,而且商场餐饮的扩张势头缓慢,去年年中开业的“香天下”算是商场里最新的餐厅了。而在商场内经营最长时间的粤菜餐厅要数“2号唐厨”,其品牌已有一定的知名度。翻开她家的菜单细看可发现,其出品除了粤菜外,还有融汇中西的融合菜和川湘辣菜。
记者观察:高德汇开粤菜受限“2号唐厨”经理威哥指出,目前粤菜的经营难题,首先是在定价方面增加竞争筹码,所以要时时思考如何打“价格战”,更重要的是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为粤菜设计有效的“商业传播”和有利于品牌的“口传信息”,从而创造回头客。粤菜能否提高其生存能力就要看这两点的执行情况。
而在高德汇开粤菜也受到商场的限制,首先是高德汇虽然位于珠江新城内,但既没有连通花城广场,也与人流旺的兴盛路相隔,来这里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地铁,这就造成了不能成功引导街客到商场内的情况。
粤菜市场份额减少的现象,
在各大商业广场的餐饮上体现得更明显。
天河城-正佳广场-万菱汇整个天河城广场的粤菜正餐馆只有3间,分别是太兴茶餐厅、稻香和港丽餐厅,而外来菜馆则有近10间。
正佳广场餐饮比较多,共有近80家餐馆,但粤菜餐厅只有4间,占比只是1/20,其余都是外来菜。
万菱汇目前开了不到10家餐馆,粤菜有5间。负一层正在装修的3、4间餐厅都是做东南亚菜、日韩等外来菜,管理处说近一年少了一半粤菜餐馆咨询铺位或者进驻。
白云万达广场白云万达广场有一条露天的饮食街,有二、三百米长,30多家餐饮店,但只有屈指可数几家粤菜餐厅,包括江山享味酒家、渔米粥、表叔茶餐厅等。记者发现日韩餐馆数量最多,达到十几家,还有一些重庆、成都的火锅店和湘菜、西北菜。
太阳新天地
目前商场内共有餐饮30家,其中粤菜有10家,其余20家均是外来菜系。记者从部分商家了解到,由于该商场定位还是希望能容纳餐饮的多样性,所以能看到外来菜系中有来自中、日、韩、西餐的不同菜系,而粤菜部分也更为多样性。近期开业的3家餐厅就都是粤菜,其特点都是在传统粤菜的基础上加以改良。
黄沙附近的西城都荟是记者走访的商业广场里最多粤菜餐厅的,有宴荟、好客家、驰记面家、太兴、纯再、一哥、真精神桑拿菜等7家,粤菜占了近5成的比例。但是记者通过管理处了解到,最近半年在西城都荟开张的餐馆只有“真精神”1家粤菜,其余都是外来菜,照这个势头发展,粤菜所占比例估计会下降,而且3楼有1家餐厅本来是做客家菜的,但是坚持不到一年就倒闭了,这个位置现在开了1家蛋糕店。
记者观察:商场粤菜仅排第五综合以上数据,记者做了个统计,就正佳广场、天河城、万菱汇、西城都荟和白云万达广场5家广场的餐饮来说,占比前三强的菜系分别是日韩料理、西餐和湘菜川菜,而粤菜排在第五,三甲不入。
记者咨询过鑫桂园的主厨张云武大厨。他说粤菜不同于外来菜的地方就是成本太高。“食材要新鲜、要好,不可以用冰冻的,要不味道就打折,也做不出粤菜应有的水准,所以在食材的进货成本方面,这里就高很多;再说粤菜要进驻广场的大多数都是品牌酒楼,讲究装修和摆盘的精致度,粤菜师傅要请顶级的,人力成本也高;而且逛商场的人群心理都是吃点不一样的,找点特别的、精致的吃,很少再吃粤菜,除了茶点这些家里做不出来的,所以很多进驻广场的粤菜餐馆很多都有茶市,或者是茶餐厅。”
至于太阳新天地,商场餐饮比例构成,一部分是受到商场的经营策略所规定,一方面也有商家自己的想法。例如“大龙凤”的老板彪哥就指出,传统粤菜很多人会做,但缺少得当的传承以及迎合市场的推广。日后的粤菜经营定必要思考摆脱传统形象,用更能迎合当下消费者的姿态出现。越来越年轻的不仅只有消费者,连餐饮的经营者也是会更新换代,现在正是新一代粤菜餐饮人的思索期。
这里的寒流不太冷~
居民居住区以经营粤菜的食肆为主为优,
商业旅游区以经营外来菜的食肆为主。
这个规律其实适用于广州的整个餐饮市场,
而在老城区尤为明显。
上下九-长寿路-泮塘-龙津路一带荔湾区的饮食商圈,主要分布在上下九-长寿路-泮塘-龙津路附近。根据调查,上下九到长寿路沿线(包括宝华路、恩宁路、逢源路等),经营粤菜主题的食肆一共有85~90家左右,其中的中大型餐饮有广州酒家、莲香楼、陶陶居、点点心思等,其余多为100餐位左右的小型餐厅或小吃店、粉面店、快餐店。而经营外来菜的餐厅,有20家左右,例如西餐的江南意客、萨莉亚,还有各种湘川风味小店、麻辣烫、拉面馆等。
从泮塘至龙津路沿线,粤菜食肆的比例相对较高,包括泮塘酒家、嘉华、荣华、向群等经营多年的粤菜馆在内,一共有接近60家大大小小的粤菜食肆。而经营外来菜的餐厅却几乎找不到。
海珠路-惠福路-北京路-文明路一带跨过人民路,老城区腹地中的海珠路、诗书路、纸行路一带是聚集了较多食肆的,一共有27~30家左右的餐饮,其中有25家是经营粤菜为主的。包括海鲜街、林师傅、食为先(麒胜)、粤富等。而经营外来菜的只有5家左右,而且以餐位不过50的小店为主。
进入惠福路,餐饮食肆的分布有明显的“分界”。以解放路分隔的“惠福西路”与“惠福东路”为界,接近老居民区的惠福西路有15家左右的食肆(不包括巷子、市场里的小餐馆),几乎全是粤菜,以得心、上水酒家等为代表。
而进入了靠近商业带北京路步行街的惠福东路,餐饮食肆就有30多家,而粤菜餐厅就只有点都德、表少茶餐厅、有骨气、永盈等10家食肆,而各式外来菜如越南菜、泰国菜、湘川菜、时尚轻食等的,就有18家以上。
进入北京路步行街后,食肆的分布集散更明显,分类也更多,大大小小的食肆共有53家左右,其中包括万福楼、幸运楼等粤菜食肆有21家,而各式各样的外来菜餐馆数量则超过30家。
到了越秀老城区的末端文明路一带,这里明显是经营粤菜主题的餐饮为主,各式小店、糖水店等占了9成以上的比例。
记者观察:经营粤菜是惟一王道在老城区,不管怎么说,广州本地人的饮食喜好,依然是偏好粤菜的,尤其是40岁以上的老广州,他们对粤菜的认可度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在惠福西路的一家经营多年的粤菜餐馆,曾在去年改为经营温州菜,但不过半年即马上改回经营粤菜。同样在荔湾的泮塘(如意坊)一带,曾有许多餐厅转手改营外来菜的,均不成功,而由点都德、竹溪等粤菜餐饮接手后,其生意稳定而火爆。这些例子都表明了,在老城区的居民区,经营粤菜,是唯一的王道。
至于在商业区有较多的外来菜出现,行家认为这并不奇怪。因为事实上广州本地人是很少会选择在这些商业区就餐的,而在这里用餐的,大部分是外地游客,同时这些外来菜也迎合了一些广州的年轻人的口味,所以经营外来菜是有明显优势的。
黄边地铁站附近据当地餐饮行家介绍,2007年的时候,黄边附近的餐饮还不是很多,主要以粤菜为主,有新客家、喜相逢酒楼、唐苑等几家。近几年来,这里附近增加的餐饮也主要以粤菜居多,如鸣和酒家、中山大鸽饭、年丰客家王、白云大道上的广东道等,外来菜则相对较少。而这几年,关门的食肆也比较少,只有1家粤菜餐厅关门,关门的店面之后做的也是粤菜。
记者观察:粤菜份额不减反增记者发现,在黄边地铁站附近,不到300米的地方有3、4家客家菜。据熟知这一带的陈师傅介绍,黄边附近有两个大型的住宅区,主要以家庭餐消费为主,而主打家庭型消费的客家菜刚好契合消费群体的需求。而对于粤菜份额越来越少的说法,有附近的商家则不认同,认为在黄边附近,粤菜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广州大道北从同和地铁站沿着广州大道北一路往京溪南方医院地铁站方向走,基本上一路都是吃的。这一段路,以路边店和小型的广场店为主。算起来,大大小小的店大概有200家左右,而粤菜占50%以上。在路边店中,大部分是以粥粉面为主的小店和以牛、羊、鸡为主的大排档。
而对于广场店来说,粤菜所占的比例较少。例如在嘉裕太阳城广场,大概有15家餐饮,其中只有1家茶餐厅和1家粤式快餐简餐;而在金铂广场,大概有10家餐饮左右,粤菜餐厅只有3家。
记者观察:大排档粤菜馆占比超5成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一条路的食店更换比较频繁。据介绍,关门的大多是外来菜,如嘉裕太阳城广场的“金草帽韩国烤肉自助餐厅”,在经营了几年后近期关门了;云味轩过桥米线则改成了太二酸菜鱼。而在同和地铁口附近的同和街,前几年以川菜居多,而这几年基本都变成以粤菜大排档为主。
熟悉广州大道北餐饮情况的张先生告诉记者,这条路上的食肆主要客人还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尽管这几年外来人越来越多,但是本地人还是占大部分,所以粤菜在这里还是占比较大的份额。但是因为这里的消费水平相对不高,所以进驻的品牌粤菜酒楼较少,多以些大排档为主的粤菜馆子。他补充说,在大型宴席和请客方面,粤菜还是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说到在宴席上粤菜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那么,赛马场美食街则是一个代表性区域。
赛马场美食街“赛马场美食街”的前身是赛马场,后来转型成为汽车销售中心,直到近年开始引入餐饮,更被冠以“美食街”之名,但即便如是,赛马场的餐饮发展步伐也十分缓慢。目前场内合共有18家餐厅,其中外来菜系4家,粤菜餐馆有14家,这些粤菜餐馆都以酒家酒楼居多,均属于规模较大的粤菜餐厅。
记者观察:中大型粤菜酒楼占近8成赛马场以中大型粤菜酒楼为多,且以接待为主,如渔米之乡、潮荣一号、源丰酒楼、金南香渔村、茂港渔村等,从装修格局就能看出这些都是举办宴席为主的餐厅。以宴席为主所得到的利润,远远高于散客的单桌消费,这就是为什么这类中大型粤菜酒楼能存活下来的原因之一。
本文来源:美食导报,由餐饮界(微信ID:canyinj)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