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寒冬如何破局?小面界的蜜雪冰城“阿赛小面”逆势增长之道头条

餐饮界 / 餐饮界 / 2025-09-22
寒冬里的“小面样本”。
餐饮界

寒冬里的“小面样本”。

当餐饮行业普遍承压时,阿赛小面却以“重庆小面的蜜雪冰城”为定位,喊出“人人吃得起、人人开得起”的口号,凭借15元客单价、15万元开店成本的极致模型实现逆势增长。其创始人罗赞(罗导)在《预见新物种》访谈中,深度拆解了这一“草根逆袭”的底层逻辑,为餐饮人提供了穿越周期的生存法则。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01、定位破局:从跟随者规则改写者

十年小面赛道深耕后,阿赛小面通过差异化定位撕开市场缺口,用“大骨小面”重新定义品类标准,同时以“低价优质”策略契合消费趋势。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过去十年,我们始终是头部品牌的跟随者,直到找到‘重庆小面的蜜雪冰城’这一定位。”罗赞坦言,阿赛小面的核心突破在于产品创新与定位升级。作为“重庆大骨小面开创者”,品牌用250克带肉大骨熬汤,既解决传统小面“重佐料轻汤底”的痛点,又通过骨汤副产品实现成本对冲,让15元一碗的小面兼具“能喝汤、能吃肉”的体验。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定位上,阿赛小面将早期“低价优质”的模糊概念,具象化为“人人吃得起(C端)、人人开得起(B端)”。前者通过15元客单价覆盖全人群,后者以15万元开店成本降低加盟门槛。“当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时,精准定位既是盾牌也是尖刀。”罗赞强调,这一定位恰好匹配当前经济环境下“刚需消费+小微创业”的双重需求。

02、门店模型:六个小策略破解盈利难题

聚焦“小店、小区、小老板”的“三小”模型,阿赛小面以40-60平米社区店实现低投入、快回本,将加盟生意变成“给勤劳者的饭碗”。

“平均6个月回本,最快2个月盈利。”罗赞透露,阿赛小面的门店密码藏在“六个小”里:

1、小店:40-60平米的极致坪效,省去商场高租金,聚焦社区全时段运营;

2、小区:避开流量红海,主打早餐、午餐、晚餐+夜宵的全时段生意,非高峰时段业绩占比达74%;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3、小老板:加盟商以“夫妻店”“返乡创业者”为主,拒绝“甩手掌柜”,总部通过“小面商学”提供从煮面到运营的全流程培训。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这种模型让门店盈亏平衡线极低。以某县城门店为例,初始投资15万元,日均营收5000元即可盈利,而社区稳定客流与高复购率(会员月度复购48%+)成为关键支撑。“社区餐饮的本质是‘做邻居的生意’,信任与复购比流量更重要。”罗赞说。

03、行业趋势:刚需品类的反周期逻辑

经济波动期,“填饱肚子”的绝对刚需品类逆势增长,阿赛小面以“极致性价比+全人群覆盖”验证了这一规律。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上市公司财报不会说谎:解馋类餐饮在收缩,刚需类在增长。”罗赞指出,餐饮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分化

1、连锁化加速:劳动力合规将推高用工成本,单店生存空间被压缩,标准化连锁品牌更具优势;

2、性价比成共识:参考日本食其家、萨利亚的案例,高收入与低收入群体正在“共同回归性价比”,中间层消费升级退潮;

3、品类刚需化:面条作为全球主食,兼具“高复购、强上瘾性、广覆盖”特性,抗周期能力远超网红品类。

“未来5年,‘能让消费者每周吃三次’的品牌,会比‘偶尔打卡’的品牌活得更久。”罗赞强调,阿赛小面不做“时代产物”,而是要成为“社区里的基础设施”。

04、扩张策略:农村包围城市的加盟哲学

避开一线城市红海,聚焦广东乡镇市场,阿赛小面用供应链优势与区域深耕构建壁垒,计划通过“百县千镇”战略实现万店目标。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我们现阶段坚决不进北上广深核心区。”罗赞的扩张逻辑清晰:

1、区域聚焦:先吃透广东省120个县、1600个镇,通过“冷链次日达”优化供应链成本,核心产品大骨采购价每箱降低20元,带动门店毛利率提升4%;

2、加盟赋能:加盟商无需餐饮经验,总部提供从选址到运营的数字化支持,甚至允许“破产老板”“失信人员”加入,前提是“亲自煮面、踏实做事”;

3、节奏控制:目前营业门店50余家,本月将突破60家,全部为加盟店,“先慢后快,100家店后再谈全国扩张”。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让阿赛小面在巨头无暇顾及的下沉市场快速扎根。“小品牌的机会永远藏在巨头‘想做但不屑做’的缝隙里。”罗赞说。

总结

餐饮界新媒体鹤九认为,阿赛小面的逆势增长,本质是消费平权创业平权的双重胜利。它让月薪3000元的打工人能体面进店,让普通劳动者用15万元开启创业,这种“向下扎根”的商业哲学,恰恰是餐饮行业最稀缺的品质。

从产品创新看,“大骨小面”不是简单的食材叠加,而是用“能喝汤能吃肉”的体验重构了小面价值;从模式设计看,15万元开店成本、6个月回本周期,将加盟生意从“资本游戏”拉回“民生生意”;从行业启示看,当多数品牌沉迷“高端化”时,阿赛小面证明:刚需品类+极致效率,依然是穿越周期的硬通货。

未来,随着供应链规模扩大与连锁化率提升,阿赛小面或许能真正成为“社区里的毛细血管”。但需警惕:低价不是终点,如何在“人人吃得起”的同时保持品质迭代,将是更大的考验。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