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品牌现状:新刚需、新消费升级下的深度变革正在发生品牌定位
独立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于2016年对中国四个一线城市和六个二三线城市的3000名20-49岁的互联网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于近日发布了报告《早餐-中国,2016》。
报告显示,66%中国都市消费者每周2~3次在家食用早餐,相比2013年比例下降了11%,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在早餐摊(49%)、便利店(29%)购买食用早餐。
餐饮业是中国的一门大生意,但在各种快餐、正餐、休闲餐等品牌之外,国内的早餐品牌显得要少很多。
这与早餐品类经营利润低,受关注度低有关。由于利润微薄又辛苦,许多餐厅不愿售卖早点,转而将早餐时段出租给无证照摊贩,消费者进的明明是正规餐厅,吃的却是“路边摊”。
早餐利薄,但却是刚需,一旦形成经营规模,整体利润也不容小视。在美国,快餐连锁品牌在早餐上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
而在国内,都市人群对早餐营养日益重视,以往利润空间小也不再是所有早餐品牌的标签。筷玩思维今天就来通过几个案例,说说早餐的经营机遇、困境,以及突破后会爆发的市场价值。
甘其食:专注早餐、强化认知、连锁扩张
随着餐饮品类极大的丰富,中国消费者对早餐的适应性也越来越高,但是大多数消费者依旧更喜欢中式早餐。
做得突出的品牌也多是围绕中餐做文章,其中专注做早餐的品牌,更是获得了快速发展。
甘其食包子就是典型专做早餐的一个餐饮连锁品牌。2009年,甘其食就瞄准了杭州人对包子的由衷喜爱,特别是早餐时间段的需求,开始设立连锁品牌,专门开发包子品类。
没多久,甘其食自主研发的纯味豆浆也正式投放市场。2010年甘其食自行开设工厂,并成功进入上海。
根据去年的公开数据,甘其食在杭州共有160多家门店,每天在上海、杭州卖出超过20万个包子,年营业额3亿元。
甘其食围绕包子馅料扩充可选品种。除了主打鲜汁肉包,同时有5款常规品种:咖喱土豆牛肉包、梅干菜肉包、香菇青菜包、桂花豆沙包、高庄馒头。
此外,甘其食每月推出一款新品来“更新菜单”,满足年轻人多变的口味和求变的需求。已经推出的包括韩式泡菜包、培根豆腐包、什锦菌菇包、田园鲜素包等等。
在近期的升级门店甘其食BAOBAO里,创新升级更多,鲜汁肉包成了生态黑猪包,香菇青菜包升级为花菇青菜包,售价也进行了调整。
这种在一种单品的基础上变换各种花样的方式,成功占据了早餐消费者的认知,而每天定时六点半开卖第一笼包子,两个小时卖不掉就销毁,定价每个2元,这些经营举措都深入人心,甘其食连锁店迅速铺开,成为杭州人熟悉的早餐品牌,也在全国成为早餐品牌的典型。
同样专做早餐的上海连锁企业巴比馒头,也是将早餐包子做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实现了标准化、连锁化经营,并在去年10月完成了首轮融资1.5亿元。
北京华天集团:集约化经营,做早餐在于赚人气
经营早餐生意,要想做好并不容易,特别是小型个体经营者,人力成本、房租开销是最沉重的一笔账。
而相比个体店的小本生意,以经营正餐为主的大餐厅也并非没有难处,因为经营早餐是个苦差事:每天早晨三四点钟,负责早点的员工就得起床上班,对已经忙碌一天的员工来说并不容易。
以拥有众多老字号餐厅的北京华天集团为例,目前旗下经营早餐的企业里,像庆丰包子铺、护国寺小吃这样的快餐和小吃门店,都在经营早餐。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还支付百余万元设立了“早点奖励金”。
大型连锁品牌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主要靠薄利多销,靠客流量,还是能让早餐业务盈利的。
而对于华天集团下的几个老字号饭庄,像同和居、鸿宾楼、烤肉宛、烤肉季、峨嵋酒家等老字号著名饭庄,对早点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包括人工、电、气等方面的消耗比无名小店高很多,早餐的盈利显得微不足道,但却依然坚持去做,原因在于做早餐更能赚人气。
早餐不仅是刚需,也是最为平易近人,客人正餐不会顿顿去某个大饭店,却很可能常常去同一家店吃早餐。而这带来的流量效应和口碑效应,都对正餐经营有着无形的推动。
麦当劳、唐恩都乐:西式早餐便捷服务,重品牌营销
优质早餐开启一天工作学习的动力,这是洋快餐开始做早餐时,给国内市场带来的第一个概念。而麦当劳、肯德基们给早餐带来的另一个改变是,人们越来越接受西餐早餐可外带的方式。
事实上,从麦当劳、肯德基开始的西式早餐打包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餐早餐,中餐的打包外带也越来越常见。西式快餐连锁品牌的早餐也开始卖中式早餐,但最根本的还是高度标准化和快捷的服务。
在美国,早餐市场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
麦当劳去年在全美推广全日制早餐,在其4月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它的同店销售额增长了5.4%,高于分析师预期的4.6%,并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而全日制早餐被认为是它最大的功臣。这又引发其他快餐品牌如赛百味、塔可钟、汉堡王等的市场争夺战。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塔可钟的早餐销售额在它的总销售额中占6%,而麦当劳的早餐销售额占比高达25%。
对西方连锁快餐店来说,常规化购买的早餐竞争中,不断推出新品、新服务以及对此进行品牌营销,就最为关键。
卖甜甜圈出身的Dunkin’Donuts唐恩都乐推出了新产品Wake-up卷,它是该公司第一次特别为顾客提供的仅售99美分的早餐,新品的推出伴随着“早餐不是早破产”(Breakfast NOT Brokefast)的口号,具有创意的营销活动也同时推出。
Dunkin’Donuts在纽约、芝加哥和波士顿人流密集的购物广场里的喷泉旁边,树起标语牌提醒路人“请不要丢掉在Dunkin’Donuts上可以花的99分钱”,还雇来了12名音乐家在大街上进行表演,他们的吉他箱上写着“你确定你想把这99分钱扔到这儿?99分钱足以让你买一份Dunkin’Donuts早餐。”
这两种特殊的宣传方式精准地到达了品牌想要触及的人群,并在社交网络上实现了数以万计的曝光和互动。
而这只是美国纷繁的早餐营销中的一个小例子,却能一窥品牌争夺早餐市场时的用心良苦,其在中国市场的许多动作也能看出在营销上的功力。
星巴克:早餐消费升级,重用餐环境和品质
不同的就餐场合,消费者对于花费的心理预期也是不同的。英敏特报告显示,70%的消费者在早餐车上购买早餐的花费一般在3~9元,对于便利店繁多的早餐品种选择,36%的消费者愿意花费10~29元,而相对高端的食用早餐的场所如咖啡店,35%的消费者则会花费30元及以上。
在星巴克这样的品牌咖啡店,早餐消费30元上下非常常见。
2012年10月,星巴克早餐上市,其在中国各门店统一上市了四款全新的西式甜点:法式可颂、巧克力丹麦酥、全麦火腿芝士三明治和意式香肠芝士夹饼。
后来因为在卖早餐这件事上尝到了甜头,星巴克又进一步扩充餐品,今年还推出了有38款烘焙食品的“焕新食”系列。
对不断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消费者,星巴克意味着舒适的空间、愉悦的用餐气氛,以及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以星巴克为代表的西式食品餐品店,引领着国人早餐消费升级的趋势。
更有主营西餐正餐的高级餐厅推出早午餐,满足这些消费者在周末享用更好早餐的愿望。家有小孩的30~39岁的消费者(55%)和高收入群体(52%),希望相比于工作日,可以在周末时吃一顿营养均衡、品种丰富的早餐。
工作日的早餐消费场景同样可以有趣、惬意,不但为餐品增加溢价,同时也吸引到众多希望在周末享受更加时髦早餐体验的消费者。
结语
据预测,中国消费者早餐食品总消费将从2015年的1.334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21年的1.948万亿元人民币,2016至2021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4%。同时,到2021年,在外食用早餐市场销售额预计将突破8400亿元人民币。
在国内,虽然中餐早餐的连锁品牌有限,竞争态势趋紧,但远没有美国几家连锁巨头相互对抗、新兴品牌分割市场那样的激烈局面。
对于广阔的国内早餐市场,新入局者依然有机会,但集约化生产、清晰的经营策略、规模化经营的能力以及鲜明的品牌辨识度都是需要首先考虑的。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