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扛起杭州最老的生煎店,30年来天天排队...头条

餐饮界 / 小刀 / 2016-12-30
弄堂里的美味,生煎包中的皇族。 这是从某个网友的评论看到的, 这里的生煎真的这么好吃? 不知道,只知道30年来这里的人络绎不绝。
餐饮界


得人心,才是最可贵的。

每天早上六点钟,

早餐店的门一打开,

排队的人就鱼贯地进入店铺里。

不大的店铺里只有寥寥几张桌子,

却没有几个空座。

门口一路走到底就是取餐区,

长方形的拥挤空间里只有一条排队的过道,

全程自助式,先付款,再取食。

20只,打包。”客人说。

说完就自己拿着小牌到队伍中,

安安静静地排起队来。

曾经有食客走过来说,

“我买1200只,让我先买吧。”

赵宝美一口回绝,

“你买一万只,也得排队。”

这些年里,这个排队的规矩,

是每一个熟客都意会的默契。

店铺里只有一个收拾桌子的员工,

可这家小店的厨房里却有15个员工,

有人在这里做了10年,

有人在这里做了20年,甚至30年。

得人心的食物,才是最美味的。

“我们包点心包了几十年了,

我们闭着眼睛也会包了。”

赵宝美的煎包手法了得,

光听声音,只看水汽,

就能判断煎包熟没熟了。

做出来的生煎包,

酥脆可口,小小的个头,

并不像常吃的硬脆皮厚的煎包,

一口咬开一个,

里面的馅料溢出甘香的肉汁,

与外面的葱煎包不一样。

这个征服了老杭州人的小煎包,

许多都来猜测它的秘方,

有人以为是火候,

赵宝美却说,是面。

面粉是用老面发出来的,

不添加任何东西,自然的发酵,

花费的时间虽长了点,

但只有老面才能烤出特种的酥脆。

面和好了,火候就得必须好好控制。

火苗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一定要和锅底刚好碰到一起,

还要不断地变换着方向。

这靠的,都是煎包师傅的经验而得:

锅子开始发出“滋~”的声音时,

这一锅的生煎也就差不多该好了,

没有说是几分钟去计算,

只有每日一板又一板的生煎,

重重复复地不断练习,

得出的本能习惯。

这里的师傅个个手势了得,

明明有着好几家店高薪聘请他们,

却宁愿窝在这家几平米的厨房里

十几个人一起工作,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里就像个家,离不开。

“我刚来的时候只有106斤,

现在都已经160斤了,

看老板对我多好,对吧。”

一个年轻的师傅说。

食客离不开生煎店的是味道,

他们离不开生煎店是因为赵宝美,

赵宝美离不开生煎店是因为“司令”,

可是“司令”已经不在了。

爱可以战胜死亡和对死亡的恐惧,只有爱才能使生命维持和持续下去。

——屠格涅夫

1985年1月份,

在杭州安定路开了一家早餐店,

他们邀请了一位自己亲戚家的老师傅,

是当年河坊街手艺极佳的油包大王,

专门来给他们制作煎包。

开张的第一天,仰慕老师傅手艺的人,

在门外排起长长的队伍,

从最开始,他们就用最好的肉,

不隔夜的肉,才鲜香,咬起来才有劲儿,

三十二年从没变过,

队伍也是一直这样的长。

那时大学路上无人不知,

王老板的生煎包好吃极了。

王老板是赵宝美的丈夫,

员工私下都叫他“司令”。

为什么叫他司令?一位员工说,

“就是因为我们觉得跟着他,有盼头。”

小小的一家生煎铺,

夏天,每个员工都能拿到500元高温补贴;

新年,还有一千到五千的年终奖;

元宵假期后,开门第一天还有200元开门红包;

工作结束后,“司令”就带着员工爬玉皇山,

去西湖坐游船,去吃老油头爆虾。

员工生病了,要给3000红包,吉利吉利,

员工小孩出生了,要给个2000元红包,

连员工的孩子结婚,也要封红包,

开玩笑说自己要沾沾喜气......

“司令”虽然看起来威严,

可他却是员工心里最好的主顾。

在他出事前,还想着给员工买医保社保。

那天早上,队伍里有人喊:

“小伙子,干吗插队?还没轮到你呢! ”

就这样,队伍里的人群吵了起来,

“司令”走了出来劝架。

有个小伙子脾气很大,

直接拍了桌子,非要先买不可。

“司令”一看,来气,嗓门也高起来了。

突然,患有心脏病的“司令”整个人倒了下去,

尽管旁边有个顾客赶紧扶了一把,

可最后,“司令”还是离世了。

赵宝美受到这个打击,完全崩溃了。

“真的做人都不想做了,不想开店了。”

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事情,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烦恼与欢喜,成功与失败,仅系于一念之间。

——大仲马

更何况赵宝美的背后,

有着一帮好员工支持着。

他们换了一家店面,继续生煎包的生意,

员工们也陪伴着赵宝美

一点一点地把生煎店继续下去。

“还是再坚持开下去吧。”

但是在这里吃生煎的每一个客人,

都得好好排队,

无论是买一个,还是一千个,这是规矩。

一只小小的生煎包,

里面有主顾与员工十几年的情谊,

有分隔的夫妻间彼此的坚守,

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人生故事。


宝美点心  


本文来源吖咪厨房研究所由餐饮界www.canyinj.com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