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走了,给餐饮人留下的3个思考 | 解局专栏

餐饮界 / 蛀牙 / 2016-03-04 10:03:00
餐事 - 外卖超人走了,留下一句“中国市场不理性”,外卖平台该如何审视?

3月伊始,曾经火热的“外卖超人”再一次刷爆餐饮人的朋友圈。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并不是因为这位“超人”做了什么外卖界的超能异事,而是,“超人”要走了!

外卖超人于日前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这一举动简直惊呆了所有外卖小伙伴!曾经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在中国餐饮市场上大肆“厮杀”,一个回首,对手竟然撤了?当然,作为曾经有头有脸的人物,临走时可不能只是“挥挥衣袖,连云彩也不带走”。一句“中国市场不理性”,带来的可是外卖市场的一场风云呐!

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最熟悉的当然还是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口碑外卖、到家美食会、达达等多个国内外卖品牌。而低调入驻杭城的外卖超人发展时间不长,对消费者而言充满了陌生感,充其量也只是外卖圈业内人士口中“看不见的对手”。有业内人士表示,一直以来“水土不服”的窘态,让这位外卖大鳄被称作“对手”都有些勉勉强强。
为了抢夺新用户,外卖超人一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纳新”成本,小编的印象是“外卖超人”APP首单立减10元。不过,比起国内外卖行业“吃饭不要钱”、“吃20元减12元”等财大气粗的做法,这样的优惠好像很难让人提起劲儿。

2013年进入中国的外卖超人,真实身份确实很唬人,人家可是国际订餐巨头(市值约四十亿美元)、德国外卖公司Delivery Hero的子公司。

2014年8月,曾用500万美元收购了成立三年的外卖订餐平台“开吃吧”的外卖超人,还刚刚勇夺互联网榜单某个单项大奖,为什么突然选择离开中国呢?公开信

DeliveryHero是全球最大的外卖平台之一,我们于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并以“外卖超人”的品牌开始运作。

在过去的三年,我们的中国团队以有限的资金、不到400人的精干队伍,将业务开拓到了20个城市,服务了超过3万家餐厅、500万用户,创造了DeliveryHero在全球发展的“中国速度”。 

我们在欣喜于中国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安地注意到,中国外卖市场已经陷入了非常巨大的泡沫之中。中国最大的三家外卖平台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作为我们钦佩的同行,其总估值已经超过90亿美元,超过了全球最大的三家外卖平台DeliveryHero、GrubHub、JustEat三家之和,这还没有计算中国市场中其他的参与者。

可以对照的是,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奇虎360的市值之和相当于Google的15%;最大的出行平台滴滴、易到用车、神州专车的估值之和相当于Uber、Lyft的35%;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三家的市值之和相当于Amazon、Ebay的72%。

显然,当前的中国外卖市场存在非常大的不理性。我们的德国总部基于全球资源有效战略配置的考虑,决定暂时中止我们在中国的实际业务运作。

我们将在10日内完成所有订单和补贴款以及供应商款项的确认与发放。感谢这么多餐饮行业经营者和员工以及合作伙伴们对外卖超人的支持。尽管一些P2P平台跑路的消息挫伤了信心,但是请传统行业的经营者和用户们继续坚定地支持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和创新。

我们珍重中国团队每一名成员,感谢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敬业和打拼,我们也将依法给予合理补偿或必要的安置。对于离开中国团队的成员,我们祝愿他们能够尽快开始新的职业生涯,也相信我们年轻的超人伙伴们会给其他雇主单位带来惊喜。

我们将保留中国办事处,继续关注和支持中国外卖行业的发展。在市场恢复理性之后,我们也许会选择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中国市场的发展。

尽管当前行业处于低谷期,但是从未来五年或者更长期角度来看,中国O2O领域下的外卖细分市场依然会是全球最有吸引力的市场之一。

Delivery Hero中国区董事长:刘凯CEO:罗义华2016年3月1日星期二在这封信息量巨大的公开信当中,有多个观点引来了圈内人的思考:1中国外卖市场的不理性创造了巨大的泡沫?

“外卖超人”的公开信提到了“中国最大的三家外卖平台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其总估值已经超过 90 亿美元,超过了全球最大的三家外卖平台 Delivery Hero、GrubHub、JustEat 三家之和,这还没有计算中国市场中其他的参与者。”

面对本土劲旅,策略调整缓慢的德国外卖大鳄,已然意识到中国外卖市场蛋糕的巨大,却少了更多的资源倾斜。比如,“外卖超人”在中国扩张的20个城市中,一共才400多号人,力量甚为单薄。
外卖O2O市场前景如何?此前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趋势预测2016-2018》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将达到458亿元,同比增长201.7%,预计2018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2455亿元。”2中国O2O外卖细分市场仍会是全球最有吸引力的市场之一?

“外卖超人”坚持外卖O2O应以轻模式最佳,认为自建物流的重模式使得平台运营成本高于收入。而后来扩展出生鲜、下午茶、医药、鲜花只是拿更多低频行为加以拼凑,依旧难以盈利。
在业内人士看来,反观国内外卖品牌商,更多的选择的是横向拓展周边品类。而未来互联网餐饮外卖领域,将在生活社区市场逐步释放潜能。

小编却发现,一些外卖行业人士认为,更为认同由外卖平台升级为综合外送平台的观点。不断延展品类版图,引入更多品类,填补业务空缺,提升其产出效率。甚至于,“进入产业链上游,拓展食材供应市场”也被外卖O2O提上议程。3“简单粗暴”烧钱模式的外卖O2O还能站在风口上吗?

一时无两的“叫个外卖”、“壹外卖”、“飞猫送餐”,风光不再,在这场“平台黑洞”漩涡中,沦为一批“阵亡”项目的代表。

“向来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外卖O2O领域,为了争夺头把交椅,业内预计,接下来还会有一段时期将主流玩法,定位于简单粗暴却一招见效的烧钱模式。只不过,从长远地看,未来的餐饮O2O不会建立在盈利模式模糊的烧钱补贴之上。
在这场持久的淘汰赛中,有着BAT背景的外卖巨头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到家美食会等,通过不断地烧钱、补贴、砸流量、抢用户等手段掀起了用户争夺战。
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美团外卖配送事业群总裁王慧文的观点是,大家都采用的方法不一定会成为行业的规则,但他相信规则只有在胜利者胜出之后才成为规则,现在最重要的是胜出。
在他看来,外卖平台不会单靠补贴取胜,最终很可能是巨头参与的模式竞争。言下之意,对于巨头之间的“短兵相接”,最怕的还是战术特征趋于同质化。
面对来势汹汹的外来“超人”,有本土业内人士认为,可能还有一个“图森破”的原因——“I’m not too strong,but you’re too weak”

本文来源于餐饮创业会,由餐饮界www.canyinj.com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