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明星免费帮你宣传的方法!专栏
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有一个卤菜的创业项目,其实卤菜是一个很世俗的产品,当时我问给我们拍产品照片的摄影师:“有什么拍摄方法可以简单快速的让卤味看起来高大上啊?”他回答特别简单:“去找一个ipad,然后放在卤味旁边拍照就立刻高大上了”,对了,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借势思维。
很多年前,我一朋友在银行工作,他特别喜欢拉横幅,特别是一些大事件,比如“热烈祝贺一带一路xxx油田顺利开工”等等,让很多企业都觉得这家银行资源和实力很厉害,导致银行的对公业务直线飙升,其实这些事件跟他完全没有关系,这就是一种很简单的借势思维。
老枝花卤也干过这样类似的"借势"。。。以前《舌尖上的中国》在上映的时候,我们在实体店门口放了一个海报,提醒大家收看《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时间,结果我卧底在实体店门口,听到有路人说:“可以哦,这家居然上舌尖上的中国了”,好吧,其实我什么都没有说。
不要学习杜蕾斯
一说到借势营销,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杜蕾斯的创意文案,每次有什么重大的热点事件,杜蕾斯总会第一个跳出来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蹭热点事件的人气,但是我今天想说的,却不是杜蕾斯的这类的借势营销,不仅不说杜蕾斯,还劝各位中小企业的老板不要学习杜蕾斯,因为根本没用,反而会有副作用,会觉得有种拾人牙慧的感觉。杜蕾斯因为商品的特殊性,天生自带话题性,而且本身也算是知名品牌,所以做借热点事件作宣传是顺理成章的,是对品牌热度的一种维持。而很多中小企业的品牌原本都不出名,模仿这类蹭热点事件的宣传方式,会让人感觉到浓浓的山寨味道,也因为品牌不出名,粉丝也很少,产品也不如杜蕾斯那么有话题性,所以很多时候就变成了老板和员工微信朋友圈里的公司的自嗨,不仅对品牌不加分,甚至可能还会减分,因为大家觉得你在山寨杜蕾斯,又学不像,所以一般情况,中小企业不要学习杜蕾斯,学不来,学不会,学不像。
借势,我们可以借人的势
其实,除了借事(事情的事),还可以借人,借人的借势思路有的时候对中小企业可能更加的适合,也更加的有可操作性,我先来分享一个有趣的案例。很多年前,我读了一本书,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记忆深刻,讲的是一个出版社准备出版一本书,当时就想借一些名人的势来为这本书来做宣传,所以他们找到关系把这本书寄给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请他点评一下,克林顿收到书以后,觉得很荣幸,所以比较客套的把这本书表扬的一番,出版社拿到这番评语,迅速的打出了一个卖点:总统都很喜欢的书。结果书大卖了。
第二次,出版社又要出版一本书,又寄给了克林顿,克林顿因为觉得上一次这家出版社利用他去做商业宣传,心里很不满,所以这一次,全部给了这本书差评,结果这本书依然大卖了,因为这家出版社包装的卖点是:这是一本总统都觉得难看的书。很多消费者就是要买来看看这本书究竟有多难看,居然总统都觉得难看了,所以大卖了。
第三次,这家出版社又准备出版本书,又把书寄给克林顿,请他做书评,这次克林顿学聪明了,一个字都没写,原封不动的寄了回去,结果,这本书还是大卖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对外包装的卖点是:这是一本总统都不敢随便评价的书,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借人的势的故事,值得大家多体会体会,不仅借了总统的势,还非常准确的提炼出了卖点。
一个方便面借势的案例
可能你会说,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老板,没有那么多社会关系,不认识那么多明星名人,其实不然,就算不认识他们,一样可以做很多借势的事情出来。脑细胞去年接了一个方便面的案子,我们在寻找他的核心文化、核心卖点的时候,觉得像一般的方便面那样去打健康这个点是扯淡的,不管是否真健康,在消费者心里这个品类整体都是不健康的,要改变全社会的观念,这个好难啊,就像要让美国人民在短时间之内都接受吃早饭吃豆浆油条一样,难度太大了,需要奇迹。所以,我们从吃方便面的场景入手,挖掘出了吃方便面的核心价值观——吃方便面的人,都是努力奋斗的人,无论是加班的、还是学习的,甚至是努力挂机打游戏的,都是在奋斗的场景下才会吃方便面,所以我们给他确定了一条slogan:奋斗者,吃这个要火!就像二战时期的有一款烟的名字叫幸运烟,这个烟的名字可不得了,就算你不抽烟,上了战场都要抽两口,因为抽了以后可以躲子弹啊,所以,我们将一种神秘力量通过slogan的方式注入到了这个方便面品牌,吃了就会火,就会成功。
定了品牌的核心调性以后,接下来,就该想想借势的宣传策略了,他们家的方便面在全国原本的销量还不错,所以可以把自己的方便面外包装当成媒体,往外输出价值观。如果寻找各行各业的奋斗者来题词,大咖不好找,但是小咖相对就容易多了,比如找到各种区域性的小公司的创业明星、老板,帮忙写一句励志的话,印在方便面的盒子上,还是不难的,比如找到我这种还没有火起来就感觉要过气了的人,让我在方便面上写一句高臻臻语录,我还是会感觉很荣幸的,而且还是零成本的宣传了自己,宣传了公司,何乐不为呢。
不仅方便面外包装,还可以印刷大量的普通奋斗者的海报贴到终端的卖场、小卖部,会和传统的讲产品的方便面海报造成很大的差异感,更能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比如海报上是快递员小王的一张工作时的照片,然后旁边有文案:“十年后,我不知道在哪里,但这一刻,我只有努力的自己”,还是非常励志的。
上面讲的是借小咖的势,其实一样可以借大咖的势,即便是你不认识大咖,我当时给他们建议,在每一盒方便面上印一个二维码叫:“现在正在奋斗中的大咖们”,只要一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偷窥”大咖们的朋友圈了,比如可以看到柳传志、王中磊、张泉灵、罗胖等等大神的微信朋友圈同步,你可以看到他们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他们都那么努力奋斗,作为普通的奋斗者,你就更没有理由不努力加班、努力学习了。其实这个二维码就是一个自己开发的像微信朋友圈一样的h5的网站,信息都是每天或者每周手动往上面更新的,这些信息从哪来,朋友三四总会有他们这些大神微信朋友圈的人嘛,周期性提供就好,而且实在找不到,还有微博嘛,总可以获取到合适的内容。那是不是涉及到法律问题呢?我查过了,不会,应该在朋友圈、微博上的信息都是公开的、开放的、碎片化的,不涉及到版权等等问题,放心的用就好了,这个大神们的势也就成功借到了。

那借了他们的势,又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太大了,一个根本不出名的小品牌,又没有足够的钱砸广告,要快速的得到消费者的信任是很难的,但是通过借势,通过大咖名人的背书,你就可以借用他们的社会信用,快速的建立消费者信任,实现长期的商业转化,所以,为什么脑细胞那么久以来每一期视频节目都有一位明星大咖来口播推荐,大家现在就应该知道原因了吧,实在是高臻臻人微言轻,无奈啊,必须需要借助于各方大神、贵人带啊。
借人,更可以借人群
其实除了借个人,还可以借人群,一个新品牌在成立初期,肯定是默默无闻的,先覆盖和先征服哪个人群,决定了这个品牌未来的走势,小米的成功初期征服的是程序员、极客人群,锤子手机初期是征服的是文艺青年,罗辑思维征服的是伪知识分子,特斯拉初期把产品的价格定得非常高,对标的就是超豪华汽车,也是为了筛选出名媛贵族。初期市场的主打人群是谁,将决定品牌路径是先征服哪一部分意见领袖,从而怎么普及到大众市场。
群里有一位做格斗健身的老板,他问如何做市场宣传,我给他的建议就是先找一帮知名的小女网红朋友来,免费请她们来体验,然后让她们邀请自己粉丝来体验,这个事情就可以借网红的势传播出去了,因为搏击格斗,找肌肉男来代言是惯性思维,只能扩展到专业人群,而不能扩大到大众市场,但是找女生来做市场引爆,会有很大的反差感,反而会引爆大众市场,试想,对于从没接触过格斗的人,穿着比基尼,戴着拳套的美女来格斗直播吸引的人多还是肌肉男直播吸引的人群多。

对了,说到这里,我顺便逼逼叨的瞎说一下,有的时候实在不认识明星、大咖也没关系,我们还有微博嘛,有的时候专门创造出一些内容去@这些大神,内容如果跟他们强相关,那还是很有概率引发明星们的免费转发的,比如我是天真蓝,我专门帮一些明星ps证件照,再对比他真实的证件照,来个整容前,整容后,只要文字有趣,有点,再诙谐幽默,甚至是挑衅的口吻@明星,还是很有可能引发明星助力的。
借势思维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在以前供小于求的卖方市场,只要有产品,就有销量,有个实体店,就可以赚钱,不需要考虑太多市场端的事情,只需要简单“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好了,而现在是买方市场了,有了产品,没有知名度是很难卖得出去的,所以知名度先覆盖哪个人群,后覆盖哪个人群特别有技巧性,这个时代做生意,是一门手艺活,除了产品,还要创造围绕着这个产品的相关内容,比如:谁在用这个产品,在哪里用这个产品,怎么用这个产品等等。其实,很多餐饮老板在开业的时候都会找一些网红来试吃,然后通过他们的朋友圈或者自媒体号去做第一波宣传也是一种简单的借势,这种方法其实可以在其他的很多行业。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