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遭吐槽的《舌尖3》,还有哪些灵感留给我们?专栏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记》·《曹刿论战》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意外爆红之后,《舌尖3》对很多人来说,这个节目便不再单纯的只是一部 人文美食记录节目了,它包含了太多的商业心机在其中。
遥想当年,鱼头泡馍、血肠、黄馍馍、空心挂面等等不被人注意的小吃,在镜头中走上一遭便成了各大金主争抢的香饽饽。而各种品牌露出、特色产品露出更是硬广中的硬广,想不引起注意都难。
前人借此成功,后人自然也想赶上这波东风,摆明了说,很多人对《舌尖3》的期待,早已不再止步于“美食”。
目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已经播出了5集,可惜风向却不大对,社交平台上娱乐大众吵得不可开交不说,豆瓣评分更是从一开始的8.0跌至5.4,曾经力捧《舌尖1》的知乎上更是将《舌尖3》踩到了泥地里。
昨晚刚刚播出的第五集提到所谓自制口红则将矛盾推向了高潮,面对种种质疑,相信不少餐饮人心中都有疑惑:说好的爆品灵感呢?
一、《舌尖》系列节目的影响力
1.捧红了店
在《舌尖2》中国有着1分58秒镜头的成都晓宇火锅,凭借银幕上质朴的手工炒料景象被众多消费者所追捧,即使在节目中未曾露出门头、品牌,依然在短时间内门庭若市,食客、加盟商们络绎不绝。
同样在《舌尖2》中走红的还有杭州的菊英面馆,虽然只有短短两分钟的亮相时间,但后劲十足,第五集《相逢》播出的第二天,菊英面馆外就排起了长队,小小的铺面外排着上百号被《舌尖》种草的食客。
而原本生意就不错的旺顺阁,在《舌尖》播出之后,招牌菜鱼头泡饼化身成让食客。游客趋之若鹜的美食。创始人趁热打铁,以自己为代言人,掷重金在电视、新媒体等渠道上做广告,生意火爆程度连普遍处于低迷期的高端餐饮都羡慕不已。
▲旺顺阁所投放的车身广告
2.捧红了产品
臭臭的螺蛳粉近几年风头两无,成为淘宝上火爆的“网红速食”,甚至今年年初,日本著名吃播主播木下佑香还专门为螺蛳粉做了一期节目。
螺蛳粉这一产品之所以火爆,正是得益于《舌尖1》中自然的馈赠篇。借此机会,螺蛳粉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并成功走出柳州,迈出了一大步,得到各层人民的重视,为今后的爆红打好了基础。
除此之外,出现在《舌尖1》中的黄馍馍以及《舌尖2》中的张爷爷空心挂面,更是被西贝以高价买断。
借势《舌尖1》黄馍馍而大获成功的贾国龙,被业内戏称为“餐饮圈最大的投机分子”,贾国龙对这个头衔欣然接受,他也曾多次表示,最厉害的营销高手打的是太极拳,讲究顺势而为、四两拨千斤,要的就是“投机取巧”,这样企业才能“借力快跑”。
▲因《舌尖》而走红的螺蛳粉
3.捧红了人
从《舌尖1》到《舌尖2》,出镜人物将近百人。
根据公开报道,此前因《舌尖》热播,吸金最多的美食手工艺者当属卖切糕的买买提,总收入大约在450万左右。
张爷爷空心挂面更是获得了600万的收益,并且张家与西贝合作之后,收益是可持续的,而且有可能呈几何倍数上升。不管从签约的金额还是未来的收益,张家无疑成为《舌尖》所有出镜手工艺人中的首富。
而在《自然的馈赠》中火起来的除了云南地区稀缺的松茸,还有出境的三位妇女。有酒店甚至专门邀请他们在店内制作松茸,成为酒店对外宣传日常经营的招牌。
▲因与西贝莜面村合作而出名的张爷爷一家
二、《舌尖3》给了餐饮人哪些灵感?
《舌尖》系列节目发展至今已然变成了一块大蛋糕,但分的人却不再局限于餐饮从业者,比如《舌尖3》第一集播出后,其带货能力也依然坚挺。第一集中的“山东章丘铁锅”一夜爆火,某宝卖到脱销,被提及的手工菜刀以及银杏砧板也获得了不错的销量。
但对餐饮人来说,有值得“借势”的亮点产品吗?读sir本以为在节目中被大篇幅提及的水盆羊肉会是其中之一,但不曾想,节目中所提及的水盆羊肉以及回坊等一系列概念都存在偏差,在社交网站上遭到了观众们的口诛笔伐。
▲网友在“舌尖”官微下的留言
1.脱离食物本质讲餐饮,都是耍流氓
前两部《舌尖》系列,之所以能捧红一众产品,与其节目调性是分不开的。而《舌尖》系列节目的调性就在于通过人文故事,突出中华食物之美。但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两者之间的关系越发显得本末倒置。这一点,从三季节目的小标题中就显露出了不少端倪:
第一季: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
第二季:时节,脚步,心传,秘境,家常,相逢,三餐。
第三季:器,香,宴,养,食……
不难看出,第一季的《舌尖》是围绕美食讲故事,美食很美,故事很自然,可是从第二季开始,《舌尖》就走上了一条离开美食讲故事的道路……
一集不到三分之一时长的食物影像,学术名词频繁出现,类似《新闻调查》的叙事风格。
到了第三季,《舌尖》俨然成了一部拉起美食大旗的文化宣传片,美食已经变得无足轻重,重要的则是片中说教意味浓重的文化表达。
《舌尖》前任导演陈晓卿曾透漏,他们挑选餐馆的原则是美食,那么美味自然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能不能透过美食折射出地域人群的性质。首先是挑选美食的品类,其次是挑选能代表该美食的餐厅。
那么只有产品做得好,才有可能成为代表餐厅被选中。吃讲究的不仅仅是生理需求,更多的是舌尖上的满足。
《舌尖3》已然将美食放在了次等,观众看不到令人口舌生津的美味,餐饮人自然也找不到下一个爆款的突破口,如果硬要“借势”拉一波关注,想必也会在不久地将来被人贴上名不副实的标签。
2.别把情怀当饭吃,故事点到即止就好
不得不说,《舌尖》系列节目都存在发扬田园牧歌手艺的特点,前两部还保持在理性的角度,到第三部,从其宣扬的各种传统手艺、器具等不难看出,这种凸显“自然的、手工的才是最好的”思维已经满溢屏幕。
但我们都明白,餐饮行业已然面临三高一低的处境,节目组花了十几分钟夸章丘的手工铁锅好,三万六千锤,一锤一锤打出来。却忘记告诉大家,再有所谓「生命」的传统物器,都比不上机器制造便捷的成本和惊人的效率。
餐饮行业说到底是一门生意。 卖情怀可以为你锦上添花,却不能帮你走出困境。如果真要按照《舌尖3》中传达的思想去经营餐厅的话,毫无疑问,你的心血将陷进入不敷出的沼泽之中。
本季《舌尖》放到现在,从社交媒体平台的反馈看,争议还是很大的,大概验证了那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传统也好、情怀也好,有是可以有,然而人总要往前看的,虚无缥缈的情怀,支撑不起十几亿人对于幸福生活的实际追求,这与餐饮行业的本质完全是背道而驰。
要说餐饮人要通过《舌尖3》获得哪些灵感,不外乎还是引以为戒,脚踏实地 这八个字。
本文来源:餐饮人必读,由餐饮界(微信ID:canyinj)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