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打败海底捞?专栏

今日头条 / / 2018-06-14 10:24:16
目前海底捞在国内餐饮界(非快餐类)的领先地位,等同于手机行业里的苹果,且竞争对手尚处于锤子的水平。

目前海底捞在国内餐饮界(非快餐类)的领先地位,等同于手机行业里的苹果,且竞争对手尚处于锤子的水平。

谁能打败海底捞?

餐饮界的头号玩家

我们得界定清楚海底捞的内涵与外延。

窄义上的海底捞特指海底捞连锁火锅餐厅(截止到2018年Q2是320家),也是即将IPO的这支海底捞,是一个标准的“点”公司。

招股书显示,海底捞餐厅2017年营收106.37亿元,最近三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9%,2017年净利润11.94亿元,超过全部9家上市的大陆餐饮企业利润总和。

广义上的海底捞则是一个“链”的公司,在体系内部保持着各种无缝连接的关联交易。

产品同时覆盖B端和C端,除了火锅餐厅之外,还主要包括:蜀海供应链(食材供应链)、颐海国际(底料及相关衍生品,H股上市公司)、蜀韵东方(装修工程服务)、微海咨询(人力咨询服务)、海海科技(信息技术)及在新三板挂牌的优鼎优冒菜。

在现代企业竞争演进的过程当中,海底捞这种布局于产业链的公司集群具有极大的先进性,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头号玩家。

谁能打败海底捞?

火锅餐厅是海底捞的王牌堡垒

拥有三条护城河:管理、品牌和资本

管理

很多人认为海底捞成功的秘笈是“服务”,但事实上,极致的服务水平仅仅是一种结果,而原因是另两个字:“管理”。

众所周知,海底捞没有刚性KPI,张勇的原话是,“柔性的指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顾客满意度可能没办法用指标去描述,但可以感知。”

听起来有些玄学之感,毕竟海底捞员工的薪酬水平并非顶尖,科学的部分当然也有,比如完善的单店评级制度,比如传帮带的教练抱团小组,比如透明的晋升通道和利润分享,但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你学会了科比所有的投篮动作,每天都见到凌晨三点的洛杉矶,也打不了NBA。张勇这种管(xi)理(nao)能力,就是上天赏的饭。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捞五万员工的管理可比富士康这样的制造型企业要难的多,因为每个餐厅每个服务员每时每刻遇到的情况都是非标的,恰恰只有海底捞这种柔性管理和信仰管理,才可能释放人的最大潜能。

用下图总结一下:

谁能打败海底捞?

品牌

从专业维度看,海底捞的系统品牌能力是很强的,这里面包括商标/VIS的管理,包括企业品牌战略,包括危机公关和PR,包括基于社交媒体的口碑营销等。

谁能打败海底捞?

根据FooAds.com统计的数据,在餐饮行业,“海底捞”的微信阅读量仅次于肯德基、麦当劳和星巴克,但这三强在大陆的门店数量和海底捞根本不在一个量级(肯德基拥有5000多家门店)。

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海底捞的广告内容已经完全融入到每一个社交分享之中,普通受众根本无法分辨出UGC、OGC或是PGC。除非在某些特殊时间段,如危机公关期间,如消费爆发节点,通过专业细致对比,才能发现海底捞“官方通稿”的蛛丝马迹。

这种新型广告是你朋友圈里的甩面视频,是你在书店里看到的关于海底捞的畅销书,是华楠华杉兄弟设计的新logo,甚至是我现在正在写的这篇文章。在年轻人越来越乐于社交分享、并能够先天免疫传统硬广的新营销时代,海底捞早就走在了前面。

谁能打败海底捞?

资本

招股书显示,海底捞计划上市后募集得的资金60%将用于开店,其余则用于开发新技术和偿还贷款,其实简阳市政府早在六年前上就披露过海底捞上市计划,称海底捞已进入上市辅导期,并被四川省政府金融办列入重点改制上市企业。

此番上市,主要动因可能还是来自于地方政府的“威逼利诱”,以及回报管理团队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因为,海底捞根本就不缺钱。

张勇更是资本市场里的一条蛟龙:海底捞由张勇夫妇直接持股33.5%,静远投资(开曼群岛)持股50%,而静远投资则由张勇夫妇持股68%;张勇夫妇同时为颐海国际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35.59%,并通过合计持股68%的静远投资间接持有颐海国际50%的股份;新三板挂牌的优鼎优,公司实控人张硕轶是张勇的弟弟;静远投资通过子公司静海投资(开曼群岛),合计持有北京优鼎优55.9%股份。

不仅如此,没把鸡蛋放在同一类篮子的张勇,投资还涉及安防、教育、游乐、地产等多个领域,宏图物流(新三板挂牌)、万佳安(新三板挂牌)大股东里都有其身影,更厉害的是,张勇夫人舒萍是上海景林羲域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股东,而景林羲域投资过的公司不少明星项目,包括辣妈帮科技、韩都衣舍、虎扑等。

而且,海底捞本身在资本市场里也是一块诱人的蛋糕,譬如,在颐海冲刺IPO时,马云个人旗下云峰基金曾占股6%(后通过IPO套现退出)。

谁能打败海底捞?

蜀海供应链是海底捞的灵魂

前身是海底捞自身标准化的中央厨房系统,从而发展为连锁餐饮提供一站式的初加工,深加工食材供应。

具体来说:蜀海对上游供应商集中采购,通过自有仓储及中央厨房系统,对部分食材进行分拣,初加工及部分深加工,将产品标准化,半成品化,用户可在蜀海自有的B2B平台上下单采购到这些商品,用户线上支付后,蜀海通过第三方冷链物流进行配送交付。

美国Sysco是世界上最大的食材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2017年,Sysco营收503亿美元。几乎国内所有的食材B2B企业都在号称要成为中国的Sysco。

而蜀海是目前最接近目标的,蜀海已在全国部署了11个物流中心,承担了包括海底捞一号在内的300多家连锁餐饮的2000多家门店的食材供应,其中包括一麻一辣、金鼎轩等知名餐饮,也包括7-11便利店等,随着马太效应的不断形成,蜀海未来毫无疑问是海底捞利润的大杀器。

再补充一点,海底捞的综合供应链提供商模式和华为非常相似,而蜀海CEO正是华为前负责B端客户服务的高管龚力。

蜀海架构

谁能打败海底捞?

蜀海货车

谁能打败海底捞?

颐海国际是海底捞的金矿

颐海国际业务为火锅底料火锅蘸料以及中式复合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颐海国际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年报显示,2017年全年营收16.46亿,净利达到3.69亿,颐海最大的客户是海底捞餐厅和蜀海供应链,它的三大产品类别中火锅底料和蘸料的比例高达90%,共47个SKU,而复合调味品仅有9个SKU,比例占到70%以上,当然也别小看这剩下的30%,复合调味品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毛利率也是三类产品中毛利率最高的,2016年调味品毛利率为46.9%,而火锅底料和火锅蘸料分别仅37.6%和34.3%。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家庭及个人对中高端产品的消费能力增强,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及产品质量,到2020年中高端产品市占率将达到29.6%,意味着中高端市场的复合增速预计达22%,高于整体火锅底料市场增速15%。

同时,海底捞的电商板块也主要集中在颐海,自发热火锅等产品目前也是天猫等平台上品类中的头部商家,但和小龙坎等竞品区别不大,根据有限的资料判断,海底捞的部分电商SKU也是来自OEM或ODM,因为颐海国际目前成都、郑州、马鞍山三条生产线主要还是以火锅底料为主,一旦拥有产品及配套包装的霸州(二期)产线开始释放产能,颐海有可能在电商渠道上真正发力。

谁能打败海底捞?

看到这里,作为志在打败海底捞的你,如果还没有瑟瑟发抖,则是时候分析一下海底捞的软肋了。

资本风险

资本永远都是双刃剑,海底捞为什么去香港上市?一个基本认识是,一家公司若能上A股的肯定不会考虑H股,但凡选择境外上市肯定遇到了各种障碍,或者代价太大。

目前,大陆餐饮企业在国内和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公司仅有9家,A股:全聚德、广州酒家、西安饮食和ST云网(前湘鄂情),H股:合兴集团(吉野家)、味千(中国)、呷哺呷哺、唐宫中国和国际天食(小南国),由于餐饮行业的业绩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流行性和不稳定性,所以资本市场对餐饮企业IPO并不友好。

海底捞的业绩肯定远超A股标准,但A股上市要求过往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罚款金额超过2000元且有行政处罚以上处罚的就是重大,海底捞去年的后厨卫生曝光事件应该是收到了行政处罚。

另外,海底捞近年来的扩张带来了巨额流动负债,2015—2017年3年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6040万元、3.86亿元和11.56亿元,到2018年Q1,这个数字已经扩大到14.42亿元。

谁能打败海底捞?

张勇

管理风险

海底捞仍然是一家非常年轻的企业,依靠天时地利与人和一路走到今天,一直在上行通道当中的企业不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隐患。

由于海底捞特殊的管理模式,虽然可以释放人的创造力,但同时也忽视了人的破坏力,而人性的缺陷就是最大的管理风险。

另外,由于火锅餐厅上市后势必会加速其开店节奏,一旦餐厅广泛下沉到次级市场,员工的基础素养和培训系统就很难与现有标准保持相同水平,海底捞餐厅最大的金字招牌——服务将很可能因此受损。

在管理层,与张勇一同创业的夫人舒萍、同学施永宏、李海燕(施永宏夫人)早已财富自由,张勇夫妇更是低调入籍新加坡,公司战略风格必然趋于保守,而经营层的职业经理人们随着资本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凝聚力的稳定性有待观察。

宏观风险

对于海底捞而言,火锅衍生品及复合调味品的复合增长率毋庸担心,但火锅餐厅本身是需要保持危机感的。民以食为天,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下八大菜系,令人扼腕的是,除了快餐之外,目前能够真正同时打通东南西北方市场的居然只有川式火锅。

究其核心原因,中餐无法标准化是尚未克服的难题。倘若把这个问题放在更为宏观的时间刻度上看,更健康更环保更美味的餐饮产品毫无疑问是大势所趋,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餐饮新零售的不断发展,不排除未来诞生的厨房机器人将成为海底捞餐厅的劲敌。

与此同时,海底捞供应链系统的竞争对手就更多了,而且赛道正愈加拥挤。

综上,能够打败海底捞对手包括:海底捞自己(系统性风险爆发引发的分裂或崩盘),与海底捞采取同样链式架构布局的大餐饮公司(如小龙坎),在某个单点有较大优势且具有一定体量的供应链公司(如双汇),资本更有优势的互联网巨头组团携新技术入侵跑道(如阿里盒马)。

本文来源:今日头条,由餐饮界(微信ID:canyinj)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