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晋升第五大国民小吃:谁能从20多种“土创粉”中C位出道?专栏
数据显示,如今米粉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可以和国民三大小吃相媲美,但却面临有市场无品牌的尬地。未来谁有机会C位出道?
外来米粉
被消费者捧为“高富帅”
越南粉火了。
比如,PHO東田越南粉,人均超过80元,仍引得众人前去打卡,还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苏州、重庆等地攻城略地。
再比如,深圳海岸城购物中心的越南粉品牌“蔡澜Pho”内地首店,上个月才开业,依靠蔡澜的IP、独特的环境设计和产品味道,迅速飙升至深圳东南亚菜热门榜第一名 。
小编在开业首日就去探了这家店,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店内一面墙种植的都是烹饪所用的香料;入门左手处放置着一个石磨和一台特别的机器,用来展示河粉现做的过程。
“这台机器的研发我们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是为了现做现吃,店里用的汤也是牛骨现熬制的。”这是70多岁的蔡澜第一次创业做餐饮,联合深圳甘棠明善做了这个品牌,他很看重。
问题来了,为什么外来粉类看起来都那么高大上,像高富帅一样讨消费者的喜欢?而本土的粉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就是街边小吃店、苍蝇馆子?为什么外来越南粉能卖到80元一碗,而本土粉类卖18元消费者都觉得贵?
甚至有业内人士分析,外来粉会像当年肯德基和麦当劳占领中国的快餐市场一样,把有品类、无品牌的本土粉逼到角落里。
晋升第五大国民小吃
本土米粉大多是区域之王
其实,小编梳理发现,本土米粉的基数非常大,而且米粉几乎是南方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说南方人天天“嗦”粉也不为过。有网友甚至表示,没有什么思乡之情是一碗米粉解决不了的。(注:以米为原料制作的粉类,本文统一称为米粉)
据《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数据显示,如今米粉米线、麻辣烫在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远远超过国民三大小吃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兰州拉面的占有率。即使从知名度来说,米粉也渐渐赶上黄沙兰麻,成为第五大国民小吃并非只有虚名。
△百度地图搜索米粉在全国的门店分布结果
小编曾走访过很多餐厅,发现米粉有很强的地域性差异,消费者对口感很在意,大多数消费者钟情的往往是他所在地某个苍蝇馆子里的米粉 。
下面我们来看看全国各地的粉有哪些细分品类。
△粗略统计各地的粉类,如有补充,欢迎留言
虽然粉的种类众多、消费基数庞大,但现在,依然没有诞生全国性的品牌,大多是在某个区域较为知名,比如湖南常德长沙两地的“刘聋子”、深圳的“龙记”。
而那些跨区域发展的米粉品牌通常有3个特征:
市场认知度高: 湖南米粉有湘菜的背书,就像麻辣烫、串串等有川菜的背书,在进入市场之后,教育成本低,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湖南米粉的辣,螺蛳粉的臭,也容易让人产生记忆点。
易于标准化: 产品易进行标准化,可以快速复制。
包容性强: 便于改进、迭代、多样化。
本土粉开始突围
提升价值、创新迭代、零售化
近两年,小编发现有三家湖南米粉品牌正在突围,它们采取3种完全不同的打法,如同武林中的高手,以各自方式练成绝学,试图称霸武林。
霸蛮(北京)
创立于2014年,26+门店(含外卖专门店),已获B轮千万融资。人均37元左右。
必杀技: 新零售。 霸蛮速煮牛肉粉的月销售量超过30万份。
大弗兰(深圳)
创立于2016年,20家左右,开业1年仅3家店时就获千万级融资。人均34元左右。
必杀技 : 湖南小吃。 小吃是大弗兰吸引顾客增加单客的秘密武器,小吃占门店销售额超过30%。
四有青年(北京)
创立于2016年,33家店(含外卖专门店),单店单月外卖最高超过10000单。人均30元左右。
必杀技: 精细化运营,平均每个门店6个员工,所有门店外卖仅靠一人运营。
(以上人均来自大众点评)
小吃正餐化,创造价值感
他们升级的共同规律是,改变自己的外在形式,并走向正餐化,创造更高的价值感 。
米粉走向全国面临的一个问题:这种小吃在当地大多是早餐、零食小吃,如果还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做肯定行不通,就无法打造出价值感,卖不出价格。
桃园眷村的豆浆、油条,黄太吉的煎饼果子,无一不是将这些普通的小吃打造成正餐,让顾客接受其比原产地高得多的价格。
米粉也是如此,做的是传统小吃,但想要突围,店面就不能再是街边小店。从食材、酱料,到装修、设计,这些品牌都进行了升级。
原材料层面,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上述三个品牌意见非常统一,只有优质的原材料才能保证更好的口感:大弗兰的香肠原料只选宁乡花猪肉,盖码的肉选自牛肋条部位;霸蛮与饭爷辣酱合作;四有青年的米粉选自湖南当地。
店面设计也更为时尚。 不管是霸蛮的黑酷,还是大弗兰的暖色,店面除了快餐厅的基本要求外,明显多了品质感,而且走进商场,与更年轻的消费者有了互动。
菜品设计层面,让菜品的卖相更好,让盛菜的器皿更好看。 大弗兰的碗不同于普通快餐的餐具,单个瓷碗超过100元。
△ 大弗兰的菜品摆盘
不固守正宗,针对消费习惯创新
此外,地域性小吃走向全国,都面临要不要做正宗的选择。
小编发现继承传统是他们发展的一个基础 ,并在继承的基础之上进行改进,只不过改进的程度不一样,大弗兰只做微调,而四有青年则根据目标客群的习惯进行相应的改进。
△四有青年的米粉更适宜北方人的口味
大弗兰在产品中去除了极端的味道,比如说极辣、极臭。在创始人郑捷看来,一个名小吃有名,就是因为好吃 。“而按照传统工艺做出来的东西,本身就是一个好吃的代名词,我们只在继承与还原的基础上做微创新,不进行彻底颠覆。”
与此对应,四有青年对湖南米粉进行了一些改进,以适应北方人的口味。在四有青年赵刚看来:
太辣: 不能让顾客持续性购买,作为快餐而言,顾客十天吃一次还是三天吃一次,影响非常大。
太油: 会拒绝部分顾客,比如容易起痘痘的女性,生理期内的女性、减肥期的女性,而米粉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女性倾向于吃零嘴,吃的相对较少)。
汤少: 北方人更习惯有汤。
米粉易断: 在北方人的认知当中,一夹就断的米粉是不新鲜的。教育不了市场,就只能针对市场做调整,改进米粉。在米粉的做法上,赵刚采用高压螺旋喷射,把米粉密度提高,使其不容易夹断。
口味创新: 在湖南是没有酸甜口味的,赵刚根据顾客的习惯创新菜品,加入西红柿牛腩米粉等不同口味的菜品。
拓展其边界,和新零售结合
一碗米粉放在店里销售,那就是餐饮行业,只是一碗米粉,如果放到网上,那就是地方特产,成了零售行业。
“7.5元一碗‘螺蛳粉’,竟‘嗦’出了30亿元的大产业!”央视财经8月14日以此为题报道了螺蛳粉的零售现状。柳州螺蛳粉因“舌尖1”而闻名全国,目前柳州袋装螺蛳粉网上日销量已达80万包,产值已达30亿元。
餐饮一旦向零售化打通,就是另一个快消行业。
2016年11月,霸蛮在京东众筹上推出了预包装速煮牛肉粉,销售量超过500万份。数据显示霸蛮营收结构中堂食收入仅占 20%,其他80%的营收来自外卖、电商和线下零售(目前电商平台、门店、超市均有霸蛮的零售产品)。
无论在天猫还是京东,搜索“湖南米粉”,首页总能看到霸蛮的产品。霸蛮创始人张天一的理解是“破除边界,让产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流通 ”。
霸蛮的新零售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在于其强大的社群运营能力,早在2016年霸蛮社群运营就做到了100万人,这些成为跨界新零售领域的资本。
大弗兰的小吃属性更重,郑捷表示,现在小吃仅是引流以及提客单的工具,未来小吃会是拓展边界最快的方式,他们也正在策划在新零售上发力。
谁能C位出道?
《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特色小吃的创新品牌正从传统正餐的边缘地带,借助标准化、规模化全面崛起。
品类品牌化,成小吃简快餐最大机会。
未来两三年内,同质化、低客单价的餐饮将被迅速汰换,有品牌、高势能的企业将成为低水平落后市场的收割者。
众多米粉当中仅湖南米粉和广西米粉名声在外,这两大米粉没有特别知名的品牌,有人曾说“所有的小吃品类都值得再重做一遍”,这个品类里还没有人做好,机会还很多。
能够突破口感并适应当地,走出苍蝇馆子的认知限制,打破原有的餐饮边界,拥有高效餐厅运营的品牌必将突出重围。
本文来源:餐饮老板内参,由餐饮界(微信ID:canyinj)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