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的嘴是骗人的鬼”,一个加盟店主的血泪教训!专栏
从两年前开始,就陆续写过一些关于“加盟避坑”的文章。
每逢身边的朋友想要加盟品牌,都会警示他们加盟品牌第一考虑的要素不是赚不赚钱,而是靠不靠谱。每每提及,身边的朋友总是频频点头称是。
然而,还是没有挡住身边的人、认识的人接连踩进了加盟的坑里。前两年的黄焖鸡米饭、鸡排,近两年的茶饮、串串,我相信不只是我,很多人都曾“亲自”或是见识过身边的人踩过这些项目的坑。
“总部销售人员的嘴,那是骗人的鬼”
时值盛夏即将来临之际,一位多年不曾联系的朋友突然打来电话,兴致勃勃地讲自己在四线小城的老家开了一家养生汤品店。
第一次电话,我单方面听他讲了半个多小时,从养生汤的趋势到开业火爆的人气,他讲得滔滔不绝。最后提出他的目的,想让我帮他做一个长期营销活动策划。对于他的请求,我兴致缺缺,不是不想帮忙,而是觉得帮忙的意义不大。
第二个电话是在一个月之后,再次接通他的电话,已然没有了曾经的气势,略显低沉的声音,明显失落的情绪,却挡不住他滔滔不绝想要倾诉的欲望。这一次,一聊一个多小时。今天,我把它写出来,希望能够让更多的餐饮投资人士引以为戒,不要再踩那些“前辈”们已经“屡踩不爽”的坑。
投资:35万预算,砸进去60万+
“我原本打算投资20多万能做一个项目。但考察下来,发现20多万能做的项目太少了,后来在考察的过程中把预算提到了30多万。”
“在与这个品牌初步沟通的时候,总部的工作人员非常肯定地告诉我,35万足够了。”
“一位‘经理’还特意为我做了一个手写的预算。房租、装修、人工、物料什么的成本都给我算进去了,我当时就觉得,哎呀,真的比我考虑的还要细致,还觉得他们蛮专业的。”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年后就开业的店,4月初才开业。让朋友没想到的是,从装修到物料;从设备器材到食材料包,花了整整30多万,加上年前交的20万房租,近60万砸进去了。如果再加上人工,以及开业当天做盛典活动,原本预算在35万左右的店面,真正开起来花60万+。
“超支太多,原来都不知道这些还要花钱!”
这里面,朋友提到了四个“隐性成本”,值得注意:
1、装修:总部说,花个几千块钱找总部的设计师,一店一设计,会更适合朋友的小店,也更有格调;
2、设备:总部说,咱们是做品牌的,是做产品品质的,产品品质一定要用好设备才能做出来,所以设备要贵一些;
3、物料:总部说,这些海报啊、吊旗啊,都是特意为你的店面设计的,要另外加钱;
4、食材与料包:总部说,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你要多囤点货,要规避万一哪天物流停运的风险;
5、培训:总部说,最好对店员进行培训,现在疫情还比较紧张,我们就进行线上培训吧。这也是要花钱的。
最后,店面设计、设备、食材料包、培训……几乎所有与总部产生关联的事宜,都成了超支项。
“我平时觉得我是一个挺理智的人,不知道为什么经总部一‘提醒’,我就总觉得按照他们的说法才是对生意最好的”。
生意:日销百碗,变成日入“百元”
生意好吗?确切来说,也火爆过几天的。开业的前半个月内,特别开业第一周,几乎每天都座无虚席。“我当时非常乐观,觉得我离总部说的一年左右收回成本也没有多远。”
而事实上,前半个月的生意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亲朋好友“撑场子”,还有一部分来源于附近居民“尝鲜”,当“撑场子”的朋友来了一遍,附近居民也过了新鲜期,店里的生意一下子就冷了一下来。
最少的一天,销售额不足200元。而在考察时,总部人员却多次强调,大多数店面可以日销百碗,有些大店在冬季旺季时很多可以日销500碗。
朋友还是存了一些心眼,在考察时特意要求去其他店面去看看,在总部人员的“引导”下,朋友去了一家位于总部周边城市的一家店面,据店员反馈,门店开了将近一年了,生意还是不错的。
对店面的“实地考察”,是朋友坚定投资信心的决定性因素。
品类:是大势所趋,还是势头未起
下面是一组我与朋友关于产品的对话,看起来“好笑”又“无奈”。
我:“你觉得你的汤好喝吗?”
朋友:“我觉得挺好啊。”
我:“那你会经常喝吗?”
朋友:“那玩意儿我哪能经常喝,现在还在大夏天。女人才会喝得比较多。”
……
之前,朋友借着“总部经理”的话向我描述了一个养生汤品的美好蓝图,我不否认,在当下的大健康环境下养生汤品的趋势。但要说“大势”,还真算不上。最起码,现在在北方的四线小城,养生汤品还完全够不上“趋势”的级别。
最值得深思的是,连自己都不会经常回购的产品,拿什么去“教育”消费者回购呢?
盲目投资,朋友踩了几个加盟的大坑?
在考察投资的过程中,旁观者都不难看出,朋友几乎是一步踩了一个坑。在考察时没能及时抽离,投资后就只能深陷泥潭。
其中,最明显的,也是创业投资者经常踩的有三大坑,再次写出来,希望所有创业投资者引以为戒。
1、对当地市场缺乏基本认知
很多餐品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比如朋友所投资的养生汤品。不可否认,养生靓汤在广浙一带很流行。但在北方与中原地区,汤品目前的市场规模相当局限,即便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养生汤品也只能作为一个极为小众的品类生存。
我之所以从一开始就不看好朋友的店,是因为在品类选择上就已经犯了致命错误。
在老家,冬天里一海碗低配版羊汤在8元左右,顶配版羊汤在20元左右,店家还会免费送上一个烧饼,一碗汤一个饼,当地人就能酣畅淋漓地吃好、吃饱。朋友的小店,一碗普通的蔬菜汤定价为12元,拿这样一碗汤去当地的羊汤与牛肉粉丝汤相比,没有任何性价比可言。
在一个四线小城,真正愿意为它的养生理念、精致餐具买单消费人群少之又少。消费认知,消费水平,在缺乏对两大基本市场要素清晰认知的情况下,盲目选择项目,从一开始其实就注定了失败。
在考察项目时,总部人员说要另辟蹊径,开当地没有的店。那你就要深度思考,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为什么当地还没有这样的店?
总部人员说这个定价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年轻人就喜欢这个调调,诚然,年轻人会为产品以外的环境、餐具等附加值买单,但前提是产品必须深得人心。
2、对品牌缺乏全面考察
在考察时,创业人员往往会被总部人员“带着节奏”走。其实,越是这时候,越是要保持自己的节奏,这个需要提前做好功课。想要了解哪些方面,考察哪些地方,确定了自己的想法,才能不被总部一些避重就轻的说法轻易糊弄过去。
预算方面,可以事先咨询业内人士或是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大概的预算构成,以及结合当地市场水平的预算范围;店面方面,考察店面有多种渠道,直营店、加盟店,以及在经营店面的外卖数据、评价等,都是有效的考察路径。
在考察店面的过程中,如果品牌没有直营店,首先就要out掉它,因为没有直营店的品牌是不具备连锁加盟资质的;其次,自己主动挑选考察店面,最好是和自己开店区域在市场环境、消费水平等方面接近的店面,会更具参考价值,切忌仅仅考察总部的“指定”门店。
3、轻信“大饼说”
在餐饮领域,每一个餐饮品类都存在它的优势与趋势,随便拎出来一个餐饮品来,大众的、小众的;中式的、西式的,都可以总结来了一堆的“投资价值”,然而,这些“投资价值”里,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在“画饼”。
就像朋友投资的汤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确实可以算得上一个“趋势”,养生、养颜,正是现代人正在追求的饮食理念。但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市场规模,却还需要一定的“市场教育”。
市场教育应该交给有话语权,有试错实力的大品牌来做,而非由亏损半年就可能要“倾家荡产”的小门店去做。所以,在选择加盟项目时,不去轻信总部的“大饼说”,尽量不要选择还在“市场教育期”的品类。
加盟的路上,套路不断,坑坑致命!我们在声讨那些无良快招公司的同时,也要审视自己。有多少“受骗”的投资创业人士在回顾创业历程时,都会感慨,当时怎么会那么“傻”,明明总部漏洞百出,自己为什么会视而不见。
其实,更多时候,不是快招公司骗了你,而是你的无知、贪心、头脑发热害了自己。所以,加盟品牌找项目,“武装自我”,远比“擦亮眼睛”要重要。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本文作者大筝,由餐饮界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canyinj.com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