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亿惊天大案,疯狂的快招还有太多你不知道的惊人内幕专栏
茶芝兰的热度未退,茶饮业再曝该类事件,网友曝光在郑凯代言的茶主播品牌遭遇了同样的骗局。
快招品牌接连出事,涉及金额动辄上亿。然而,这只是快招的冰山一角。快招的疯狂,快招的恶劣,你想象不到。
法制社会,为何让大批创业者陷入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境地?
快招重灾区在这里
去梳理这些快招品牌,会发现它们身上有很多共通点。其中,几乎所有的快招品牌都集中两大方向:
1、爆品快招
泡面小食堂的“昙花一现”至今令很多人记忆犹新。2018年急速风靡全国各地,有些低线城市甚至一条街上开了四五家“泡面小食堂”。它们可能用着相同的名字,却来自不同的公司。仅盛行了1年,2019年各地的泡面小食堂就迎来了关店潮。
一碗动辄20多、30多元的泡面,最终沦为一次性消费。但这并不影响当时泡面小食堂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火爆。单品的火爆,引来大批快招公司迅速“响应”,趁着很多创业者还未“回过味”时大肆招商,泡面小食堂的那一波“韭菜”割得又快又猛。
与泡面小食堂类似的还有榴莲烤饼、椰子灰冰淇淋、酸奶大麻花等等,过于小众、单一的产品定位,根本不足以撑起一个品牌的规模化发展。是以从产品定位开始,这些品牌就注定了败局。当然,快招品牌从一开始也“锁定”了败局。
2、红快招网
近日,还有一个明星代言的茶饮品牌饱受争议,即王丽坤代言的茶颜光年。在媒体报道中,一位代理商在找项目时搜索的是蜜雪冰城,咨询时被告之蜜雪冰城加盟费高,而蜜雪冰城的另一个授权品牌茶颜光年正在招商,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蹭着网红的热度,做着快招的生意,这样的案例在餐饮业数不胜数。有像茶颜光年一样自称被某网红品牌“授权”的,还有更简单粗暴直接山寨某网红品牌的。即便今天搜索“喜茶加盟”关键词,还会发现有品牌打着喜茶的旗号“光明正大”地招商。点开它们的页面,直接弹出一个“免费开店”的浮窗,一旦创业者忍不住诱惑,在浮窗中填写了个人信息,又一个故事开始了。
并且,当创业者在网络上留下“找项目”的痕迹,短期内就会有多个项目主动找上门来。很多快招公司的用户信息是“共享”的。一个公司挖不上来,还有其他公司轮番上阵。
茶饮行业之所以成为快招的重灾区,因为它恰好集结了快招公司最爱的两大阵地——“爆品”和“网红”。根据这一逻辑,越火爆,流量越高,创业者越要擦亮眼睛仔细甄别。
割韭菜,总共分三步
快招品牌第一次刷新笔者的认知是在2010年前后,定位北京海淀区某个写字楼园区内,笔者当时在附近上班,第一次注意到这里就是因为有加盟商扬言跳楼,引来了警察。之后,还碰到过大批加盟商上门闹事,但最后都不了了之。当时,该园区内有小吃、童装、内衣等多个快招品牌。同一个地点,换了一批又一批品牌,很多加盟商再去找的时候,曾经的“展厅”、“培训总部”早已换了门头,却依然在招商。
快招公司的套路是通用的。一家快招公司会“包装”出多个快招品牌,或是有些品牌直接“打包”给快招公司运营。一个快招品牌从诞生到“没落”(割一茬韭菜)一般是一两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事实上快招品牌就走了“三步。
1、“找”——快招酷爱“小白”
小吃与茶饮板块,是快招品牌集结地。这两大板块均具有门槛低、投入少、易操作的特性,说到底,快招品牌瞄定的就是那些缺乏相关商业经验,创业资金又相对紧缺,想通过小项目创业的“小白”人群。因为“小白”不知道喜茶根本就不做加盟,“小白”也不知道真正的品牌不会轻易做授权。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快招品牌都是为“小白”量身定制,各类话术+合同漏洞,就为圈定小白创业者。
这也是快招公司恶劣之处,有些创业者是在举全家之力做项目,却被快招公司狠狠上了一课。很多创业者可能因此数年翻不了身,更有甚者付出了更惨痛的代价。
2、“亮”——越快招越“高调”
快招品牌比很多真正的品牌还要“高调”。茶芝兰请了明星做代言,在上海高流量街区开了门店,每天门前都大排长队;有的品牌还接连邀请明星、网红探店打卡,在社交平台上掀起浪潮;公司里更是挂着各种“荣誉证书”、“专利证书”等……总之,这些快招品牌就是要通过繁荣的假象面向创业者展现出强大的品牌势能,因此让创业者轻易“迷了眼睛”。
3、“割”——割完一茬又一茬
在一阵集中的造势之后,很多品牌甚至都还没有自己的直营店,就已经开放了“加盟”。它们根本不具备连锁加盟的资质,但这难不倒“经验丰富”的快招公司。
很多创业者并未注意,自己与公司签订的并不是加盟合同,而是“合作协议”,在“协议”中亦不见“加盟”二字。认识的一位快招公司招商经理曾透露,现在与客户电话、微信、面见沟通的时候,也完全避开“加盟”字眼,即在“证据”中不露半点“加盟”的痕迹。现在这位招商经理已辞职,因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她同时透露,很多快招公司都是“家族生意”,家族里口齿伶俐、形象良好的亲戚放在招商部门;为人圆滑,处事老辣的亲戚放在售后部门;甚至,所谓的创始人,也只是在家族里面寻找的一个比较有“老板”气质的人,在各类报道中,“创始人”频频露面,但“创始人”的真正工作可能只是公司里一名采购、一名售后……这些家族,还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为避免地域争议,在这里不便提到具体地域。很多创业者可能没有注意,那些招商经理们都操着同样的口音,他们有可能来自同一个村镇,同一个小区。全公司上下“一条心”,里面还有很多外招员工探寻不到的“秘密”。
同一波人,待着相同的职位,却换着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品牌,赚着一波又一波的“品牌使用费”、“品牌管理费”、“材料器械费”,甚至“装修设计费”、“开业督导费”等。
避开快招,只能靠自己
诚然,各行各业的招商加盟都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快招品牌的接连出事,也从侧面证明相关部门正在加大对“擦边球”快招的打击力度。招商加盟终将一步步走向合法化、正规化,为创业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业环境。但就目前而言,任重而道远。创业当前的创业者们,找对项目,还需要靠自身的甄辨能力。
1、几万块钱,买不起“保姆式”服务
无论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便掉了,也砸不到自己头上。
肯德基的整店输出,是将成熟且正在盈利的餐厅转售给加盟者,每一个餐厅的“转让费”几乎都在800万以上,且针对加盟商在资金、经验等方面均有着严格的审核流程。那么,那些扬言要为创业者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实施“整店输出”模式,仅收取少量管理费用,无论有无经验均可轻松上手的公司,是在做“慈善”吗?
2、三个月加本几无可能?
餐饮行业是一个处在红海深水区的行业,凭什么认为自己小白创业也不用交学费?
很多快招公司会给创业者算一账,且往往以品牌正在运营的店面为例,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几个月或者一年内就能收回成本。在茶芝兰一位代理商的爆料中,在考察时就被公司“品牌顾问”告之,每家店每天的营业额都没有低于1万的,大店一天的营业额更在1.3万元到1.5万元。很多人相信了1万的营业额,却没有具体计算。按照一杯茶饮15-20元计算,一家门店需要卖到500-700杯饮品,不是不可能,在知名品牌身上有可能发生,新品牌,很难。
3、10米长队,排给你看的
前两天朋友圈有一个朋友发了一个卖“某麻花”的门店图片,配文不好吃,大热天为什么天天那么多人排队。这种,是排给消费者看的,排队的人群中,一部分是托,另一部分是被托吸引来的顾客。
还有一种,是排给创业者看的。大多快招品牌在总部所在城市都有一家“形象店”,这家形象店“常年排队”。但是,创业者没有深思,在实际生活中,又能碰到几个“不分时段”,“日常排队”的品牌。
太多创业者于回过头来看当初的加盟经历,都直言是自己太傻。不是创业者太傻,而是快招品牌瞄准了创业者迫切创业的心情。
创业,需要拼劲,却不需要冲动。考察品牌,还需要从品牌方设定的范围中跳出来,多考察几家实体店面,最好是处在不同地区,不同商业圈的店面;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品牌,不仅需要通过社交平台、新闻内容,以及美团、大众点评等网站了解品牌与产品的相关评价,还要在工商备案网站上了解品牌的资质,同时,最好结合资深业内人士的意见……理性、全面的考察,会让创业者自动过滤掉品牌夸张式宣传。
最后,祝愿所有的创业者找到合适的项目,创业成功!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