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在搞连锁,而我选择只开一家店!专栏

餐饮界 / 何姗 / 2016-09-05 21:13:00
对他们来说,在餐饮世界的目标,不是盆满钵满、名声大噪,一切都是为了活下来,并且活下去。

“餐饮不是一个厚利、暴发的地方,很多时候要做到利润的最大化,扩张是一条自然而然的道路,不论是同店连锁还是多品牌经营,掌柜攻略为这样的道路提供了很多方法论。但与此同时,在大洋的另一端,有另外一群人,他们在餐饮世界都有了很好的口碑和名望,却选择拒不扩张,死守在自己的一亩八分地。看上去似乎能用中国人受用的情怀来解释,但其实背后更多的是餐饮乃至消费行业大环境限制之下的理性选择。”

人们看似从经济危机的泥潭中,把大半个身子都拔了出来。就像 2008 年之前一样,开始讲究自己的日常饮食。

根据美国国家餐厅联盟的数据,今年,美国餐饮业的销售目标是 7800 多亿美元,而人们餐饮消费的47%全部都留给了出门下馆子——西方世界好像真的富了回来。

和餐厅销售一起上涨的还有原材料、人工和房租的价格。因此多开几家店似乎是很明摆着的解决方案。

(2012—2015美国餐厅数量,数据来源:NRA、广发证券研究中心)

2015年已经被 Eater.com 命名为快休闲之年,这对于那些已经开业的高级餐厅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更少的大厨、更吸引人的价格、更简化的服务、更少的基础投入,10 美元的创意汉堡当然比 300 美元的主厨品尝套餐来得轻松得多,因此我们看到华盛顿的 Jose Andres ,纽约的 Will Guidara ,还有触角都已经深入中国的 Wolfgang Puck 等人纷纷选择推出自己的快休闲副线,并且积极开始连锁,扩大市场覆盖面。

可是不要忘了,在这个行业里,过半数依旧是独门独户的小单店。当餐饮新闻板块被 Shake Shack 杀入股市,Chipotle 的食物中毒丑闻,或者达美乐又推出黑科技幺蛾子占领的时候,其实这些只此一家的店,在实体存在感上才是主流。

而这些单店里,不少又都是餐饮业颇有口碑的老兵,他们的店铺也有着相当的知名度。

(这个一生只做寿司的“神”,你懂的!)

对于他们来说,把生意“往小了做”,意味着成功不再是凭借规模和管理,而是为社群服务、有明确的价值判断、或者成为某个特定品类的代表——不论是高档餐厅、休闲餐饮、或者异国餐饮。

在只开一家店的背后,也许是曾经试图开分店而失败的教训,也有经营者只想保全自己最初目标的坚持。

这看上去有点违背经济规律的选择,确实风险重重,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构筑在一家店之上,是胆大包天的做法。

只开一家店,不代表只做一件事

纽约著名餐厅 Prune ,只有一家店。

老板兼主厨 Gabrielle Hamilton 回绝过无数希望与她合作开店的邀请。作为一个拥有密歇根大学艺术硕士学位的经营者,她对于餐厅和写作有着同样巨大的热情,并且将两者合为一体。

在这家纽约东村的餐厅开业十年之后的2011年,她推出了业内口碑极佳的餐厅回忆录 Blood, Bones & Butter ;2014年则推出了菜谱书 Prune 。

在这之后,她依旧在餐厅没日没夜的工作,抽空写书,2017年,她的第三本书,也是第二本餐厅回忆录即将上架。

对她来说,这第二份工作至关重要,一方面带她通向了更大的群体,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在纽约抚养两个孩子的母亲,她也需要这份收入。

Prune 有三十个座位,每天晚上平均有 90 人用餐,周末的早午餐则有超过 200 人。但是在纽约,这样好的生意,她需要将座位翻番才有可能真正挣上一笔钱。就现有的员工数量和厨房能力来说,其实还有接待余地,但是空间是最大的掣肘。

Gabrielle Hamilton 不想把菜卖上天价或者压榨员工的薪水来增加收入,所以她宁可给员工超过平均市场价格的薪水,也不愿意赢得一张好看的报表。

一家店,一个最强的厨房控制力

弗吉尼亚州的 Patrick O’Connell ,从1978年开始经营自己的餐厅 The Inn 。当时的小车库,现在已经拥有30名厨房员工和超过 100 名雇员的店铺了。

但是他想到这三十年里,雇员的薪水不断增加,而最合适的人手永远不够用,因此觉得为了扩张而失去对店铺的管控得不偿失——尤其是在他并非处于大型城市的时候。

指望一家店赚得盆满钵满很不现实,但它带来的掌控力,保证了其风险并不如多家连锁那样大,最重要的是,所需要面对的与顾客的互动也相应减少。

并不是放弃了服务,而是这让经营者可以更多专注于提升完整的餐饮体验,而不是进入“味道不够,互动来凑”的尴尬。

(The Inn 的创始人,厨房的独裁者)

招人太难,不如不招

纽约格林威治村的 Annisa 已经开了十五年,老板兼主厨 Anita Lo 是著名的华裔厨师。

她曾经也动过开分店的念头,经济危机前后她和人合作了饺子品牌 Rickshaw ,也开了一家亚洲风格的烧烤馆子 Bar Q ,然而时间不长都以关门告终。

在她看来,人工是最大的问题。Annisa 作为高级餐厅,吸引来的是厨艺学校正经毕业生;而 Rickshaw 则很可能是毫无任何从业经验的人。

当前的招工难问题,对于这些小型餐厅影响尤其巨大。

刚开业时,这些特色单店可以提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一点儿的工资,而因为店铺本身的独特风格,自然吸引来了要在厨师路上严肃走下去的更加职业的从业者。

而现在,招工启事贴出来甚至很难收到足够的简历,更别提筛选了。再加上餐厅大爆炸的年代,各家都在争抢人手,往往招进来的都是小白,甚至根本承受不了商业厨房的生活。

世间安得两全法

加州奥克兰,在著名的 Chez Panisse 锤炼二十年的 Russell Moore 与他的妻子 Allison Hopelain 在2008年开了属于自己的餐厅 Camino 。

当然,这个时间节点选的有些不好,接踵而来的经济危机让他们流失了30%的顾客。专注在这一家小店,他们咬紧牙关度过了低潮期,也最终赢得了相当于美国餐饮界奥斯卡的 James Beard 奖的首肯,并且在去年推出了第一本书 This is Camino 。

然而随着经济的复苏,他们也感受到了大环境的变化。

奥克兰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雇佣员工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即使这家店的名气足以吸引外地的年轻人前来磨练,要在这个城市立足也不如以前容易了。

今年秋天,他们打算推出快休闲风格的土耳其烤肉馆 Kebabery ,与其让人手流失到其他餐厅,他们觉得不如自己多开门店,为前来求职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

对他们来说,在餐饮世界的目标,不是盆满钵满、名声大噪,一切都是为了活下来,并且活下去。没有人知道未来会走向何处,因为连基本的生路,都要拿命去搏。

本文来源掌柜攻略,由餐饮界www.canyinj.com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