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食海参家族集体“沦陷” 近30%海参从业者退出专栏

餐饮界 / 佚名 / 2016-09-07 14:34:56
2011年之前,海参产品主打“奢食”概念,在高端消费市场掀起热潮,各大海参养殖加工企业的毛利润和增速最高分别达到66%和64%。但在大肆扩张产能后,海参价格开始急转直下,进而给整个行业带来震荡。

近30%海参从业者退出

事实上,海参收入的连年下滑,折射出的是整个海参产业的“盛极而衰”——2011年之前,海参产品主打“奢食”概念,在高端消费市场掀起热潮,各大海参养殖加工企业的毛利润和增速最高分别达到66%和64%。但在大肆扩张产能后,海参价格开始急转直下,进而给整个行业带来震荡。

以“四大家族”中海参产品营收最高两家公司为例,2011年,东方海洋海参营业收入1.73亿元,毛利润高达66.32%,同比上涨45.8%;好当家海参营业收入4.24亿元,毛利润高达53.82%,涨幅达到了64%。

在高增长、高利润的刺激下,整个海参行业开始疯狂扩张,不少海参企业或登陆A股主板上市,或动辄以数十亿的投融资来扩充产能。其中,好当家仅在2011年便募资10.9亿元全部投入海参养殖业务,东方海洋也开始扩大建立海参育苗、养殖全产业链模式。

然而,伴随2012年高端消费限制政策及福建、广东地区大批的“北参南养”,使得海参价格一路走低,进而导致育苗、养殖、加工等全产业出现下行。

“这个时期不仅是大量育苗养殖、加工企业等全链条的扩张,就连一些家庭作坊也开始涌入。”邵俊杰告诉新京报记者,此前行业一直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现在的下行,就是为前期的无序扩张买单,整个行业都在逐渐去泡沫化。”

邵俊杰透露,以大连海参为例,在2014年部分企业的终端产品销售中,大宗采购比例明显下降,销售额比正常年份下降30%左右,部分小企业跌幅甚至超过50%,“这也是海参行业20多年发展史上首次遭遇的行业低谷。”

大连瓦房店市海参养殖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大连海参市场走低的同时,福建、广东等地的“南参”开始崛起,其养殖周期相比北方海域要缩短一半,并且以低出50%的价格大量上市,拉低了行业平均价格,给养殖企业带来较大冲击。“目前行业内认可的说法是,有超过30%的从业者退出,实际上是资本转投其他更高利润的行业。”

大连海川集团海参养殖技术总监赵智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大连瓦房店谢屯镇上的3000多家海参育苗场,到2016年已经关闭了70%左右。

转型平民消费 有望年底反弹

市场环境的变化让各大海参养殖企业寻求转型。海参“四大家族”已开始逐渐调整产业重心进行跨界尝试,如壹桥海参通过并购进入游戏行业,东方海洋试水医疗试剂进行大健康转型等。

邵俊杰认为,在前期海参行业的快速扩张中,市场以初级加工品为主,附加值较低,开发功能有限,同质化竞争严重,难以跳出价格下行的困局。今后必须通过“餐食化”走大众消费路线,同时加强研发投入推出高附加值产品,以满足国内区域性消费市场的需求,实现谷底反弹。

“从市场结构来看,零售市场的消费并没有下降,特别是大众消费、健康消费的占比正在飞速上涨。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终端产品上进行改革,开发更多满足日常消费的预包装、即食化等产品,以打开更大的市场。”邵俊杰说。

事实上,在持续5年的价格下行中,低效率的养殖大户、加工企业开始大量退出,整体行业在逐渐恢复供需平衡,多家规模企业寄希望于2017年出现价格拐点,实现平稳回暖。

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表示,对于海参产业的整体走势,各家企业要通过建立产地标识、开拓新市场、加速电子商务等举措,推动海参产业进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北参南养”要正确看待,在苗种、市场上实现南北产业对接、互补发展。 

近日,A股海参“四大家族”好当家、獐子岛、东方海洋、壹桥海参扎堆发布2016年半年报,有3家的营收集体处于下滑状态,其中壹桥海参最高跌幅达63.76%。这是继2011年海参行业出现价格拐点以来,连续第5年下滑,市场态势仍较为低迷。

不少从业者与行业专家认为,受行业持续低迷影响,至少已有30%的养殖与加工从业者退出。通过淘汰低效能企业,市场正在完成产能结构调整,后续有望通过开发新产品迎合大众市场,以日常餐食化消费实现整体行业的触底反弹。

海参价格5年跌幅过半

8月底,素有A股海参“四大家族”的大连壹桥苗业股份有限公司、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集中发布了2016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其中3家的营收分别出现10.95%-63.76%的下滑,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只有东方海洋1家的海参加工品业务收入1.55亿元,也仅略微上涨3.29%。

2016半年财报显示,壹桥海参的海参加工品业务收入为3152.9万元,同比下降63.76%,下跌幅度为四家之首。好当家海参产品营收为2.56亿元,同比下跌10.95%。獐子岛海参产品营收为7814.7万元,同比下跌11.18%。

对于海参行业持续下跌的态势,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曾公开表示,由于在上一个盈利周期大量资本进入海参产业,经过三年左右基本到了一个收获期,整个产量、资源量有了显著增长,“导致价格下行,资源区出货速度慢,消费端也不是那么旺盛。”

事实上,由于高端消费受限、南方海参产能扩充等影响,自2011年起,整个海参行业进入价格拐点,5年里一路飞速下滑,至今仍表现疲软。其中,海参价格变动最为明显。

多家企业财报数据显示,海参价格自2011年走上185.72元/公斤的高位后,已从2012年的166.78元/公斤逐年下降到如今的87.50元/公斤,年平均跌价速度超过12.6%。截至2016年中期,海参价格已较2011年下跌了52.9%以上。

“按照这个下跌趋势,整个行业承受能力已经到了底限。从育苗养殖到深加工,整个产业链已经没有多少利润空间。”大连海参商会副会长、海晏堂董事长邵俊杰告诉新京报记者,海参行业目前仍处于挤泡沫、去产能的调整期。

本文来源新京报,由餐饮界www.canyinj.com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