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店退场!火锅业“冰火两重天”下的生死突围战!头条

每10万人37.74家门店的密度,16.5万家新开门店与19.2万家闭店的惨烈对冲——窄门餐眼数据揭示,2024-2025年火锅行业净增长-27126家,53万存量门店正陷入“存量绞杀”的修罗场(截至2025年9月16日)。
这场“开店潮”与“闭店潮”的冰火两重天,不仅是数字的震荡,更是行业底层逻辑的重构:当Z世代把“健康”列为首选,当牛油锅底销量下滑19%,当巴奴在下沉市场实现3.7次翻台率,火锅业正迎来从“规模扩张”到“效率革命”的生死转型。
01、行业大盘:冰火交织的6500亿市场
规模微增与闭店潮并存,成本高企与消费降级双重挤压,行业进入“高规模低利润”调整期。
2025年火锅行业呈现矛盾图景: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市场规模预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5.3%,但门店净增长率-3.2%,23.6万家老店退场,其中76%为经营超3年的“资深玩家”。北京簋街、成都玉林路等传统火锅聚集地空置率分别达15%和22%,折射出行业结构性危机。
成本端压力尤为致命。食材成本占比从2019年38%飙升至45%,牛油、辣椒年涨幅12%-18%,某连锁品牌单店月均人力成本增加2.3万元。消费端则持续降级,《中国火锅产业大数据消费报告》显示,人均消费从86.7元跌至77.1元,70元以下低价门店占比达65.7%。海底捞上半年营收同比降3.7%,呷哺集团净亏损收窄但营收仍下滑18.9%,头部品牌尚且承压,中小商户生存空间更被严重挤压。
餐饮界认为:“当前闭店潮不是寒冬,而是市场在帮消费者做选择。”行业正通过惨烈洗牌淘汰低效供给,倒逼企业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02、竞争格局:三大维度的生存绞杀
供需失衡加剧“贴身肉搏”,成本、消费、资本三重分化,区域品类与细分赛道崛起打破传统格局。
1、供需失衡与密度战争
全国火锅门店密度达每万人3.2家,部分商圈“五步一店”。有媒体指出,前五大品牌市占率提升至28%,马太效应凸显。与之对应,76%闭店门店为单体小店,它们既缺乏供应链议价能力,又无力承担数字化改造费用,在“中央厨房+即时配送”的降维打击下加速出局。
2、成本与消费的双重绞杀
食材与人力成本攀升迫使企业“节流”,而消费者对“健康”与“性价比”的双重需求又要求“开源”。中国饭店协会调研显示,63% Z世代将“健康属性”列为选店首要因素,传统重油锅底消费量下降19%,催生植物基火锅、养生菌汤等新品类。某酸汤火锅品牌凭借“酸辣轻负担”定位,单店月均翻台率达7.2次,印证健康化转型的市场潜力。
3、资本与区域品类的突围
2025年火锅融资事件同比下降41%,但单笔融资额升至3200万元,资本向头部与细分赛道集中。巴奴通过“第三代供应链”布局14省5大中央厨房,在二三线城市实现24.5%利润率;围辣小火锅以“48元牛肉自由”模式下沉县域市场,门店超1500家。
与此同时,贵州酸汤、云南野生菌等区域品类加速全国化,某酸汤品牌通过供应链标准化,将酸度辣度细化为5个梯度适配不同市场。
03、破局路径:效率革命与价值重构
供应链优化降本增效,场景创新激活消费体验,数字化与细分赛道打开增长空间,三大路径指引行业未来方向。
1、供应链:从“成本中心”到“利润引擎”
巴奴的逆势增长颇具启示:其通过“店未开,供应链先到”策略,在14省布局中央厨房,毛肚采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替代火碱泡发,实现品质与效率平衡。
2025年第一季度,巴奴营收增长25.7%,翻台率3.7次/天,二线以下城市门店利润率超一线城市。沸点计划则通过“全球直采+一城一仓”模式,将食材损耗率控制在3%以下,综合毛利提升至70%,远超行业58%平均水平。
2、场景创新:从“吃饭”到“体验消费”
上海某太空舱主题火锅店开业首月排队超2000桌,露营火锅、剧本杀火锅等新业态通过“情绪价值”突围。场景创新能使客单价提升20%-30%,但需警惕“重营销轻产品”陷阱。巴奴扬州首店通过“现熬菌汤+地域首店效应”,开业当日排队3小时,证明品质仍是体验的根基。
3、数字化与细分赛道:精准捕捉需求
AI智能订货系统可减少15%食材损耗,动态定价策略能提升8%利润率。在细分赛道,一人食小火锅市场规模增长28.9%,围辣小火锅通过“30元自助+写字楼场景”成为白领午餐首选;植物基火锅获亿元级融资,折射出健康化、个性化的消费趋势。
火锅业的19万闭店数据,撕开了餐饮行业“虚假繁荣”的面纱:当规模增长触及天花板,效率与价值的竞争才真正开始。巴奴的供应链深耕、沸点计划的数字化改造、围辣小火锅的下沉策略,共同指向一个结论——存量时代的生存法则,是用“供应链+产品力+数字化”构建护城河。
对从业者而言,与其哀叹“生意难做”,不如思考:你的中央厨房能否支撑300公里半径配送?你的锅底能否同时满足健康与风味?你的数字化系统能否精准预测次日客流?行业洗牌不是终点,而是从“机会驱动”到“能力驱动”的转型起点。消费者永远需要火锅,但不需要平庸的火锅——这或许是19万闭店门店留给行业最深刻的启示。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