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主义与用户主义:为啥说只“玩”社群的餐饮品牌必死O2O

餐饮界 / Santiago / 2016-02-23
不同品牌创始人不同,基因不同,源点不同,因此会有两种不同定义的“产品”。
餐饮界

主义之争


产品主义的两种不同定义

先说产品。

不同品牌创始人不同,基因不同,源点不同,因此会有两种不同定义的“产品”。

1、产品

即通常意义上所称的“产品”,这个比较好理解。

这种定义方式,让海底捞、外婆家、很久以前等品牌传播及经营没有聚焦产品的品牌,都成为了用户主义。

2、产品=用餐体验

用餐体验可以理解为更大范畴的“产品”。

即基于“产品”、以“产品”为载体,包含“产品”及“产品”之外的单点极致的用餐体验。

比如:海底捞,是基于火锅、以火锅为载体,包含火锅及火锅之外的高服务感的用餐体验;外婆家,是基于杭帮菜、以杭帮菜为载体、包含杭帮菜及杭帮菜之外的高性价比的用餐体验;很久以前,是基于烤串、以烤串为载体、包含烤串及烤串之外的有调性的聚会型用餐体验。

这种定义方式,这些又都能归到产品主义。

请注意这里用到的用餐体验几个字,而不是用户体验。

用餐体验比用户体验更具象、更具体、更聚焦。

餐饮业更适合谈用餐体验,而不是用户体验。

虽然差别仅仅在一个“餐”字,这个字却是用户跟餐饮品牌连接的基本点。

逻辑,比定义更重要。

产品主义不是只有产品

麦当劳的QSCV(品质、服务、卫生、价值,具体有请度娘)已经是餐饮业的标配。

都好,就代表都不够好。就好比样样事情重要,就代表样样事情都不重要。

因此,无论是哪一种产品的定义,都以其自身定义的“产品”为原点,集中内外部所有资源来进行聚焦配置,把长板无限加长,这就是“产品主义”。

当然,首先、必须、要有、“真”长板。

品牌聚焦的传播点,更容易成为用户心智中的认知点。

聚焦产品主义的目的:

是让品牌得以实现从随机性消费,真正成为目的性消费。

产品主义跟用户主义本质的区别

产品主义跟用户主义本质的区别,借用巴奴杜总的原话,用唱戏来举例:

产品主义,是我唱什么,你听什么;

用户主义,是你点什么,我唱什么。

或者可以形象地说,产品主义是取悦自己,用户主义是取悦用户。

还有一种比喻,产品主义好比实力派,用户主义更像是偶像派。

相对而言,偶像派比实力派更容易切入市场,但是生命周期相对更短,极容易被下一个偶像替代。优秀的偶像派会伴随自我品牌积累与沉淀,成为实力派。全球这么多的明星,能够保持几十年始终是偶像派的都是个案,1%都不到。

用户主义适用的两种情况

很多餐饮新手或者很多中了互联网思维之毒的老手,都会陷入用户主义怪圈。

因为没搞明白一个逻辑:

在餐饮业,移动互联网赋予用户选择权的同时,能够让商家更低成本地连接匹配的用户。

连接匹配用户的成本,要远低于长期跟随着用户不断迭代的成本。

用户主义更适用于两种情况:

1、实体餐饮新手以亮点切市场。

2、餐饮业O2O类高维度的商业模式。

另一个角度看,产品主义跟用户主义的区别,也恰恰是实体餐饮业跟餐饮业O2O平台的区别。

实体餐饮新手切市场,需要亮点,出奇招以求生存。

活下来以后,则需要逐渐向产品主义转型。

这是创业存活之后,第二个生死大关。

很多以用户主义切市场,并持续走用户主义之路的品牌,因为用户需求点的过于分散,每一次迭代,成本极高。

不少干到1、2个亿的餐饮品牌,玩不大甚至挂掉,有不少是这个原因。

结论

产品主义适用于实体餐饮,用户主义适用于餐饮业O2O平台。

而那些非平台的餐饮业O2O,因为无法脱离实体餐饮,仍然需要走产品主义。

餐饮业O2O平台自身,因为没有自己的实体餐饮(如饿了么),则是用户主义。在这种高维度连接低维度的生态形式中,其低维度节点(商家)的根,也在产品主义。


本文来源:餐饮业那些事,由餐饮界(微信ID:canyinj)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