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又一个“时间窗口”:走出商业体,抢滩社区店!专栏
当所有商家都在削尖脑袋进商场的时候,商业体的红利期正在缩短。
进入2017年,小编听到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开始酝酿杀出商业体,抢滩社区店!
这让小编想到一句话:多数人看到的是趋势,少数人看到的是机会。
1 在商场完成“修炼”后,我为什么要出走?
开街边店,还是进商业体,一直让一些餐饮人犹豫不决。但是,那些视商业体为新风口的品牌,却早已完成了历练。
商业体就像太上老君的八卦炼丹炉,经不起三味真火炼就的,都化为灰烬,经得起历炼的,就会成为孙悟空。
比如,云南菜品牌“彩泥”的11家店全部开在上海Shopping Mall里。从不太高端的浦东金桥商业区,到堪称上海一线阵营的万科七宝店,随着选址越来越高端,彩泥也完成了品牌升级、店面进化。做为“后起之秀”,彩泥已经以“一店一品”的特质,和另一个云南菜代表品牌云海肴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 第一代:彩泥-金桥国际店
▲ 第三代:彩泥-七宝万科店
但是,经过上海“炼丹炉”的严酷洗礼,完成品牌力建设之后,其创始人王文渊最近却在酝酿开街边店。
这位财务总监出身的餐饮人,从商业体“进场成本”持续升高的角度,分析了离开商业体的原因。
一方面,商业体“扒皮式的抽租”形式,让很多餐饮品牌难以承受其重。 特别是在上海这样寸土寸金的城市,即便大品牌也享受不到进场福利,租金几乎是最大的门槛。高昂且每年递增的租金,加上商场按照流水抽成13%,留给商家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王文渊想率先抓住“下一个风口”——社区店。
2 强势品牌的抢滩计划
除了上述案例,小编注意到,一大波强势餐饮品牌已经开始布局社区店的“抢滩计划”。
3月12日,呷哺呷哺董事长贺光启在接受专访时描绘了“未来的湊湊”,就是大力开设社区店。
在他看来,以湊湊目前的市场表现,再加上呷哺呷哺的粉丝量,湊湊已经不需要通过商超店来提升知名度了。“湊湊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就餐的便捷性是很重要的,而社区店就是未来。 ”
呷哺呷哺18年的发展,有600家店,拥有大批量的忠实粉丝。通盈中心在北京三里屯并不是一个地标,并且三楼也不是一个好的楼层。但是,湊湊开在那里,不仅自己火了,也带动了整个通盈中心。而社区店,将是它接下来的布局重点。
另一个风向标是, 星巴克早已不再把商业中心做为唯一的扩张方向,社区正成为其新绿洲。
相较于城市中心商业圈市场日趋饱和,社区的人气较弱,但却有着客群固定,重复购买率和客户忠诚度较高的优势。门面更便宜,也更符合“低投入,稳回报”的商业模式。
为此,星巴克“打算不断提升门店的设计,让每一家星巴克都成为独一无二的‘第三空间’,同时投入大量资源,比如成立‘星巴克中国大学’培训和提升星级咖啡师,满足顾客和当地社区不断变化的需求” ,其CEO舒尔茨说。星巴克甚至打算让员工寻找保护流浪动物之类的各色社区服务项目,鼓励熟客们加入进来。
▲ 星巴克在日本布局的社区咖啡店
而在王文渊看来,目前还只有少部分强势品牌开始布局社区店,这个时间窗口不会很长,选择空间不会很大。当大家都醒悟过来再去抢,就又成红海了,他们需要走在前面。
3 社区店正成为商业高地
为什么下一个开店新高地是社区店?
这可以从社会、行业、商业三个维度的生态来分析 。
A、城市化进程造就商业新高地
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后,社区商业所占消费零售总额的比例一般在40%左右,有的甚至占到60%。
而在中国,即便是最发达的上海,社区商业也仅占社会商业支出总额的30%左右。据国家有关统计显示,未来10年,我国社区商业的消费将逐渐占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3,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社区正在成为下一个商业高地。 我们能看到的是,社区店已经被便利店率先抢滩登陆。
B、餐饮行业下半场,拼内功无需“圈养”
餐饮竞争进入拼内功的下半场,越来越多的大品牌开始自带IP而不是依赖商场。
正如一位餐饮老板说,商业体让他们在既定条件下,重塑了品牌竞争力。“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能承受‘三高一低’,还实现盈利,再杀回到街边店,几乎可以没有对手了。”
也有一些一开始就走IP路线的品牌。比如巴奴,和很多著名餐饮品牌不同,它的选址很多是街边店或社区店。
在创始人杜中兵看来:进mall的大多数品牌,收获的客群大部分是随机性消费;路边店大部分是目的性消费,是冲着你品牌来的,你的品牌力会越来越强。
在他看来:“我没有依赖它(周围环境),完全是山上的老虎,野生,靠抢食吃,这样我的生命力就越来越强。 ”
C、社区店比商场店想象空间更大
彩泥创始人跟内参君交流,除了租金相对低、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客流主动性大这些传统优势,如今的社区店已经今非昔比:
城市里档次分化的社区,本身对客流做了很好的筛选;很多新建社区自带商业街,形成了消费生态;如今的社区配套齐全,解决了传统街边店停车难等弊病……
此外,相比商场店的“圈养”式经营,社区店留给品牌的想象空间更大:夜宵,外卖,线上O2O……所以他的计划是:彩泥商场店维持现状,正在研发的火锅和烧烤走街边店模式,主打外卖和夜宵。
4 新一轮竞争,你准备好了吗?
当然,大品牌抢滩社区店,并不意味着放弃商业体。抢滩社区,是品牌集中度从商业体向社区的延伸。而高端社区,将会成为第一阶段的战场。
高端社区店满足几个条件:
1、相对优质的 客群;
2、 商业规划相对合理,比如预留相应的停车位;
3、 环境跟品牌相匹配。
这一阶段的社区店竞争已经不是街边店拼价格了。
一拼品牌力: 比如,便利店的竞争,就是7-11和全家碾压小品牌。其实,最先捕捉到社区店机会的,就是便利店。庄辰超把“去哪儿网”卖了,今天拿出30亿,要开1万家便利蜂。
一位活跃在资本界的人士说,他在一周之内碰到两个投资人,他们见面第一句话就问:你可认识合适的便利店企业介绍给我,我们要并购。
二拼供应链: 未来餐饮的竞争,得供应链者得天下。有的互联网企业投资经理更是直言:“我们账上趴着数十亿资金等待收购合适的标的企业”。产业互联网+资本推手的玩法,都是供应链体系默默做支撑!因此,新零售,人家玩的是资本,供应链,金融,政策。
而未来的餐饮社区店,也是这样的“宿命”。正如呷哺呷哺董事长在接受内参君专访时说:“呷哺600多家店,我们有最强大的供应链做支持,我们进行全球采购,能拿到最好的食材,我能让消费者以最具性价比的价格吃到最好的产品,其他品牌怎么跟我拼?”
显然——
这一轮的社区店竞争,是拼品牌、拼系统竞争力的。
这一轮的社区店竞争,早已今非昔比,不是谁都玩得起的。
本文来源:餐饮老板内参,由餐饮界www.canyinj.com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