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过亿的餐饮老板转型互联网,哪3个关卡卡住了?专栏
11年前,46岁的景彬还是一个下岗工人,现如今她已经发展出了一个资产过亿的餐饮公司。面对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来临,她开始走上互联网+的转型之路。只是,即使有着11年的经验,景彬也发现,互联网+传统产业并不是那么好做的。
11年前,本来在一家国有企业担任中层管理职务的景彬遭遇下岗后决定创业。最开始她开起了包装厂,但由于资金不足,工厂发展陷入瓶颈。
“当时餐饮行业势头很猛,我就想转行做餐饮。”2009年,一次偶然机会,景彬从朋友口中得知,奥体中心旁边空出一个门面。考虑到地理位置不错,人流量较大,她就开了第一家海鲜馆。“做餐饮很累,刚开始我一直亏损。”景彬说当时她差一点就要关门了。
“没有流动资金,去银行贷不到款。”她说,还好当时得知下岗职工创业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于是她抵押自家住房,获得100万元无息贷款。
“靠着这笔贷款,店活了下来。”第二年,熟悉政策的景彬又申请到了200万的小额贷款。现在,景彬在主城好几个区开起了店,餐饮公司的资产已经过亿。
关卡1:
互联网+时代,立足点怎么选?
“现在,我们在江津有400亩土地做生态农业。”景彬说,从去年开始,餐饮业的行情就不太好了。“我也想过做线上餐饮配送,但做这个的太多了。”景彬说,自己找不到优势,只能搁浅想法。“在一次采购时,我发现配货商的价格又有出入,才忽然谋生了个想法: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线上供应。”
昨天,景彬说,总结11年的餐饮经验,她发现我市很多地方的餐饮配送采购机制存在问题。“以空心菜为例,比如昨天的价格是3块,今天降到2块,如果进货时没人过问,送菜的人一般不会主动告诉你。”此外,由于价格不透明,餐饮店的成本被迫提高。
“如果做一个透明的采购平台,提供大家看得见的安全蔬菜,就可以成为一个长线的产业。”景彬说。
关卡2:
以为难点在线上,结果线下亏了
景彬说,本以为创业难点会出在线上,没想到出在线下。她以为自己是做餐饮的,手上有很多同行资源,做采购客户应该没问题,但第一周盘点时,她发现许多采购品被退了回来。“后来我才知道是配菜问题。”景彬说,诸如五星级酒店这样的高定位餐饮,进的蔬菜甚至大小长短都要差不多,而中小客户则没有那么多要求。“我们没有区分,结果小商家觉得贵了,大客户又觉得不够精致。”景彬说,这个小细节让平台一开张就亏了10万。
创业初期,景彬感觉到资金匮乏,但景彬没有选择立刻融资或者贷款,而是做起了社会餐饮。“我承包了一些银行、医院和单位的伙食团。”景彬说:“一些企业负责人一旦上路后就不愿意放下"身段"做社会项目,宁愿融资、贷款,我觉得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关卡3、年关困局
线上客户不稳定,其他专业平台将入渝
目前,景彬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张半年了,收益和她手上的传统餐饮项目持平。但她依然发现一些致命的问题,比如线上客户很不稳定。“线上平台不像是餐饮可以做品牌。怎么增加与客户的黏度是一个问题。”景彬说,目前她利用自己11年积攒的经验,为客户量身制定适合他们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包括店铺装修,菜品研发等,对增加黏合度有一定效果。但对一些大客户而言,这个方法不见得管用。
另外,景彬还说,总部在北京的一家线上采购平台,今年将进军重庆市场。那是一家专注于做全国连锁配送的机构,有强大的资金实力,景彬担心出现“价格战”。
专家观点:增强黏合度,要不断刺激客户
重庆市SYB创业指导培训师李明蔚表示,线上客户,合作容易,取消合作也容易。“但再大的客户,如果他能从你这里获得其他渠道得不到的信息,就会对这个平台产生依赖。”李明蔚说,景彬可以利用手上资源搭建免费的线上互助平台,或者探讨平台,让单纯的线上采购平台变成一个线上采购、社区和活动为一体的本土采购权威集群,客户黏合度将大大提高。
李明蔚说,不必过于担心“价格战”。“非本土企业要开辟市场,必须要在本土招兵买马,这为景彬争取了时间。即使对方有再强大的资金,景彬都可以通过交换本地资讯来获得优势。这是一个长线竞争,但立足点在"本地"两个字上。”
[本文转载自重庆时报]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