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府面是我们的根专栏

餐饮界 / 孙岩岩 / 2016-01-26 11:35:45
伊府面的味道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去描述和评判,吃过的人自有感受在心中。

因为一个人,我们会爱上一座城。

因为一道美食,我们会在这城里扎根。

那一道道流传不衰的美食,

构成了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消费史。

沿着这清晰的脉络,

我们可以触摸到属于这个城市的温度。

在郑州,伊府面很出名。

上世纪五十年代,它是奢侈美食的代表。

现如今,身价不高,依然“粉丝”众多。

这里面有的不仅仅是海参鱿鱼味的鲜美。

更多的是伴随一代老郑州人成长的美食记忆。

郑州是烩面的天下。

但在烩面的夹缝中,有不少老吃食依然生机盎然。

金水河畔的伊府面就是其中之一。

郑州的发展是从金水河开始的,这条河发源于郑州西南部梅山北麓的老胡沟,如今它向东北流经了郑州的主要行政区。

以二七塔为中心,城市开始扩张。上世纪50年代开始,金水河畔的美食餐饮也随着这条河流分外热闹。这其中有点历史的餐饮店,郑州烤鸭总店算一个。

匠心好食|还记得金水河畔的伊府面吗?

郑州烤鸭总店,依托金水河畔成长

省会媒体人瓦尔特是个老郑州,亦是地道的吃货一枚。提起这金水河畔的郑州烤鸭店,总会无比激动地说:“这是我们郑州人的骄傲。”

瓦尔特口中的骄傲除了烤鸭,就是那碗让几多老郑州人魂牵梦绕的伊府面了。

这点,基本老郑州人都会有体会。

好吧,就让我们的故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长春饭店开始吧。

长春饭店是不少老郑州人对郑州美食的初步印象。它开在当时还一片荒芜的人民路旁,一个对折的老胡洞里。

当时的长春饭店,没有如今那些金碧辉煌的装修,仅仅是木质靠背的竹椅在店中依次摆开,甚至摆放到了胡同的路边上。

店里有位老师傅,名叫郑立明,生于上世纪20年代,后在长春饭店做厨师。

郑州第一碗伊府面就出自郑立明之手。

这碗面的面条有特色。用鸡蛋和面,经煮制后,冷水丁凉,下油锅炸制,然后在盘中依次摆好。鸡肉老汤吊起,取汤煮面,随后加入青菜、猴头菇、鱿鱼丝、马蹄、青豆、鸡丝等。

味道鲜香可口,面条劲道柔韧,汤汁咸淡刚刚好。

就是这碗面,一经面世,即在郑州炸开了锅。当时,长春饭店的这碗面被称为“三鲜伊府面”,店里也只有这一个品类。

当年合记烩面还是4毛钱一碗,一碗伊府面就已一块两毛钱了。如果每天都能吃上烩面的话,伊府面也是一个星期才能吃1次的奢侈品。

瓦尔特说,伊府面是老郑州比较奢侈的面条。那个年代,进店是要吃烤鸭的,然后顺便点上一碗面。烤鸭很贵,属于奢侈美食,一个月也吃不上几次,所以伊府面也跟着成了他心中久久的期盼。

匠心好食|还记得金水河畔的伊府面吗?

老郑州人瓦尔特见到了如今伊府面的制作者(郑州烤鸭店王俊明师傅)

许多人都知道伊府面好吃,对它的来历却未必了解。

伊府面来历

相传,唐朝邺城(今河南安阳)有位姓伊的将军。有一次,回故里省亲,不料回家立足未定,皇帝忽然传来圣旨,令其还朝。

家厨性急之下,将面粉用鸡蛋和成面擀切成面条,下油锅烹炸;再向砂锅内添入高汤,加入海参、猴头菇、熟鸡丝、玉兰片、香菇、木耳等菜料,并佐以大油、胡椒、辣椒油等,端给伊将军品尝,既为将军接风,又为将军送行。

将军品尝之后,大为赞赏,此面从此在民间流传开来。因为出于伊府,老百姓给面起了个名字——伊府面。

有不少食客第一次吃伊府面,总会说:“这就是方便面嘛。”殊不知,有上百年历史的伊府面可是泡面、方便面的“老祖宗”。

上世纪八十年代,长春饭店悄无声息的消失了,伊府面跟着失踪了。郑立明师傅当年带的徒弟也都各自散去,各为其主。

随之而来的是新郑州的无限扩张,1980年,金水河畔的郑州烤鸭总店拔地而起。这家国营老店让烤鸭在郑州站稳了脚跟,一时声名鹊起,只是老郑州人还是念念不忘记忆中的伊府面。

郑州烤鸭店现任行政总厨张春雨说,老长春饭店和郑州烤鸭店同为一个国营公司。当年不少食客来店里总会问起从前的伊府面。

后来,郑州烤鸭店在重新整理菜单时,厨师长决定把消失的伊府面重新请回来。于是,曾跟着郑立明学过厨的后厨师傅王俊明,被饭店从炒菜岗位抽离,专做伊府面。

1995年,消失的伊府面重出江湖。

王俊明,郑州烤鸭店老资格厨师,之前在长春饭店上班,师承郑立明,得到了郑师傅亲传的伊府面手艺。迄今,也是郑州资格最老的伊府面技艺传承人。

王俊明换新岗,伊府面重新回到了郑州人的餐桌上。王师傅说,从他又开始做面起,已经数不清做了多少碗面。

几年前,重新装修的郑州烤鸭店,把伊府面的制作现场搬到了一楼大厅,食客们可以现场看到师傅们做面的过程。

这让不少食客逮到了机会,进店吃面,是要挑人的。

行政总厨张春雨笑着说,“看脸吃面”成了来郑州烤鸭总店吃面食客的一个普遍现象。

匠心好食|还记得金水河畔的伊府面吗?

炸制好的面条、长筷煮面、不用多久王俊明师傅就端来一锅喷香的伊府面

王俊明师傅已经59岁,今年5月份就要退休了。做了一辈子伊府面。记忆里许多食客成了朋友,他们对伊府面的喜爱时常让王俊明感动不已。

曾有一位姓韩的先生追随王师傅的伊府面30多年了,每次来专门要求王师傅亲自下面。

如今爱吃面的韩先生也成了老人,但对伊府面依然钟爱。去年,韩先生不幸得了食道癌,漫长的治疗期后,身体康复的他从北京回到郑州,头一件事儿就是迫不及待的跑到店里吃面。

这个寒冷的冬夜,我们终于吃到了王俊明师傅做的这碗伊府面。

金黄的鸡汤里,卷卷的伊府面、洁白的银耳、粉色的鱿鱼、碧绿的青菜、红艳艳的枸杞,五色斑斓。在这样一个滴水成冰的夜晚,一碗伊府面下肚,后背马上冒出一层细汗,胡椒的辛辣从嘴里一直蔓延至全身每一个毛孔。口中那股咸香久久不肯散去。

这才是老郑州的味道啊。

当年,郑立明创制了这碗历史书上的伊府面,渐渐消失的日子里,是郑州烤鸭店的王俊明师傅让伊府面得以重出江湖。

现在在郑州,会做伊府面的师傅越来越多,郑州不少店菜单上都能寻到它的名字。

就像罗大佑在那首歌里唱的:“流水它带走了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你和我。”

金水河带走了时间,带来城市的瞬息万变,却始终没有带走老郑州这碗美味的伊府面。

[本文转载自好食记]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