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台到供应链,餐饮业“数据化”变革加剧专栏

餐饮界 / 石岩/李舒晴 / 2016-02-04 09:07:00
餐饮企业“互联网+”,不仅是一个线上到线下的消费体验关系,还具有很强的本地化特征

餐饮企业“互联网+”,不仅是一个线上到线下的消费体验关系,还具有很强的本地化特征,在移动互联网的经济新常态下,传统餐饮企业通过生活服务平台转型,定位客户群体、提升顾客黏性,不断增进品牌影响力成为行业新的凝聚点。

阿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泰)的创始人江忠泰虽然知道这是个互联网时代,但让他感受到威力的还源于今年年初一次不经意的尝试。

去年年底,有个做表生意的朋友找到江忠泰,让他帮着处理一批积压在手里的产品。江忠泰随即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和微信群做了一下分享,短短几天便卖出了超乎他想象的数量。

餐饮“上网”:地域限制比重减轻

从短时间到数量的攀升,让江忠泰这个只关注传统产业的人士感到了“网络”的魅力。而从一家传统的食品公司转向拥有互联网概念的公司,行业的一些巨头也都是在试水阶段,并没有成功的先例可循。大家都迫切地需要了解未来这个行业的互联网基因该如何诞生。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几千年来,中国的饮食文化地方特色都有所保留。

“空间的限制以及物流技术手段的短板,就注定饮食文化的地域性要长时间地存在。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饮食文化的这一特性正在被打破。”江忠泰表示,电子商务的崛起诞生,给餐饮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O2O模式使饮食文化地域限制比重减轻正成为可能,虽然还有一段路要走。

无论是以肯德基、海底捞为代表的连锁餐饮还是全聚德、庆丰包子等中国传统美食,目前都和一些O2O美食网挂钩。还有个别电商网站,把一二线城市的小吃几乎“一网打尽”。正是B2C平台的推动,一些地方特色美食通过网上旗舰店的销售模式,从始发地走向全国各地。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餐饮O2O的市场规模为943.7亿元,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突破150亿元,订单规模达到了3.7亿单。

数据“定位”:产业链整合是另一场变革

“互联网+”传统餐饮,带来的改变不仅只存在打通地域限制的层面上。“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摸索,O2O市场目前已经整体步入火爆后的沉淀期,产业的资本市场的注意力也发生倾斜,主要集中在供应链整合的后端市场上。”大厨网CEO袁韬韬表示。

传统餐饮企业对市场做出反应一般中间环节较多、所需周期较长,而年均8000亿元的食品采购规模也因为渠道链接太长,损耗太多。这就要求产业在克服流通弊端上找突破口,通过互联网加以推动传统餐饮企业供应链升级。

袁韬韬曾认为,以中小餐厅的需求为导向直接指导供应链升级,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及时反馈,为中小餐饮行业打造针对性更强、更加个性化的食材产品才是目前O2O模式主流价值观。

“餐饮企业一改实地采购的原始模式,拿起手机下单,原料采购就全部完成。改变原有的供应链现状和采购习惯,对传统餐饮企业来说,是颠覆性的变革。”袁韬韬说。

不仅是餐饮业供应链的整合,“互联网+”对商家与用户之间消费路径的重构也是行业需要面对的最大变化。

海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通过线上搜索、选择、比较、交流、支付能够为商户带来更多的流量。然而在商家与用户之间消费路径已然被互联网重构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让消费者知道、找到、不断提升品牌声誉并把潜在用户变现,则是餐饮商家面对的新挑战。

江忠泰认为,“移动互联网是一种趋势,更是一种必须考虑的经营模式。目前餐饮行业确实面临着如何与互联网合作的大问题。”餐饮企业“上网”,不仅是一个线上到线下的消费体验关系,还具有很强的本地化特征,在移动互联网的经济新常态下,传统餐饮企业通过生活服务平台转型,定位客户群体、提升顾客黏性,不断增进品牌影响力成为行业新的凝聚点。

从生鲜果蔬到传统餐饮企业深度接触互联网、从线上大型展销活动到改变饮食文化区域性开始,“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饮食文化,都将会因为它的到来而彻底改变。“互联网+”的时代,已不再单纯是电商渠道的下沉,传统行业主动拥抱互联网让饮食企业的转型或升级变得可以预期。

“互联网+”时代的传统餐饮企业转型,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本文来源:中国企业报,由餐饮界(微信ID:canyinj)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