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营销毁掉餐饮口碑:谁在饮鸩止渴?头条

餐饮界 / 餐饮界 / 2025-09-08
当重庆渝鼎红火锅店“胸大就打折”的广告牌引发全网声讨时,餐饮老板们再次感受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切肤之痛——个别商家的低俗营销,正在透支整个行业用品质积累的信任资本。
餐饮界

当重庆渝鼎红火锅店“胸大就打折”的广告牌引发全网声讨时,餐饮老板们再次感受到“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切肤之痛——个别商家的低俗营销,正在透支整个行业用品质积累的信任资本。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餐饮服务投诉达19.04万件,同比增长33.33%,其中虚假宣传投诉占比7.27%,较去年同期上升1.8个百分点。

01、从“胸大打折”看低俗营销的法律与舆情风险

重庆火锅店事件暴露的不仅是道德争议,更是商家对《广告法》和品牌声誉的双重漠视。监管高压与舆论反噬下,低俗营销已成为餐饮行业不可触碰的红线。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2025年9月3日,重庆渝鼎红火锅茶园店因门口广告牌“胸大就打折”“G杯免单”引发轩然大波。该广告按女性罩杯划分折扣等级,配着暴露动漫女性形象,虽标称“不限男女”,实则将女性身体明码标价。事件曝光后,涉事门店先称“活动未开始”,总店则上演“甩锅三连”:先否认关联,再称“品牌任何人可用”,最终承认是“员工恶作剧”。这种矛盾回应进一步激化公众不满,话题阅读量单日破千万。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法律层面,该行为已涉嫌违法。《广告法》第9条明确禁止广告“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违背社会良好风尚”,杭州某餐厅2017年类似营销曾被罚10万元,而2025年同类案例处罚力度已升级——重庆南岸区市监局连夜拆除广告牌并立案调查,业内预计罚款或达20-100万元。更严重的是舆情代价:网友“抵制涉事品牌”的呼吁下,周边3公里内同类火锅店客流量次日环比增长12%,形成鲜明对比。

餐饮界认为流量焦虑不能成为践踏底线的借口。当一家店靠低俗营销获得曝光时,周围10家合规经营的餐厅都在为其承担声誉成本

02、行业之痛:低俗营销如何动摇餐饮信任根基

从重庆火锅店到杭州烧鸟店,2025年餐饮低俗营销事件频发,不仅引发消费者反感,更加剧了行业信任危机。数据显示,食品安全与收费争议本已让火锅品类投诉居高不下,低俗营销则让问题雪上加霜。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火锅类投诉核心指向两大问题:食品安全(占比67%)与收费争议(占比23%)。典型案例包括:北京某连锁火锅汤底发现蟑螂后仅赔50元代金券,上海消费者团购套餐到店被告知“周末不可用”等。而低俗营销的出现,让本就脆弱的消费信任雪上加霜——艾普思咨询调研显示,83%的受访者表示“不会选择有低俗营销记录的餐厅”。

更令人警惕的是低俗营销呈现“产业化”趋势。2025年8月,南通某丸子汤店用脏话做招牌称“绰号营销”;9月初,杭州“醉舞轻谣”烧鸟店以“国风舞蹈”为名,让身着暴露改装汉服的舞者与食客贴脸喂食。这些案例背后,是部分商家对“黑红也是红”的误读:杭州烧鸟店事件曝光后,某餐饮加盟平台数据显示,“擦边营销”“网红引流”等关键词搜索量激增217%,折射出行业底层的畸形焦虑。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某行业人士认为,“当一家火锅店靠罩杯打折出圈时,消费者会下意识怀疑:它的食材新鲜度是否和营销手段一样‘没底线’?这种联想对行业的伤害,比单次投诉更致命。”

03、破局之道:从危机公关到长期主义的转型

低俗营销的本质是“流量短视症”。餐饮品牌需建立“价值观营销”体系,将危机转化为信任重建的契机,这正是鹤九老师所强调的“用价值观筛选顾客,而非迎合低俗需求”

1、法律红线不可碰:建立营销审核双轨制

头部连锁品牌已开始行动。海底捞2025年新规要求所有营销方案需通过“法务合规+文化价值观”双重审核,某区域门店曾因“美女服务员陪吃”创意被总部否决,理由是“可能引发性别歧视联想”。这种机制虽增加流程成本,但将品牌风险前置——对比2024年,其因营销引发的投诉量下降42%。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2、危机应对的黄金4小时原则

渝鼎红事件中,涉事方72小时内三次改口,而武汉某火锅店“宠物友好套餐”争议时,品牌3小时内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坦诚“未考虑过敏人群感受”并下架套餐,反而收获“真诚”好评。正如鹤九老师所言:“危机公关的核心不是辩解,而是用行动证明你理解为何错了。”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3、用体验创新替代低俗引流

湊湊火锅2025年推出“非遗文化体验日”,顾客可观看糖画师傅现场制作火锅主题糖艺;西贝则通过“儿童食育课堂”将营销转化为亲子价值。这些案例印证了行业共识:真正的餐饮创新,是让顾客因“尊重与认同”买单,而非“猎奇与刺激”。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重庆火锅店事件撕开了行业的遮羞布:当部分商家把‘低俗’当‘创意’,把‘冒犯’当‘流量密码’时,他们忘记了餐饮的本质是‘让人吃得有尊严’。

《广告法》20万-100万的罚款,对比品牌形象的永久折损不过九牛一毛。餐饮老板们必须清醒:今天你靠‘胸大打折’吸引的客流,明天就会因‘食品安全’离你而去——因为信任一旦崩塌,就再也煮不熟那锅汤了

真正的餐饮3.0时代,比拼的不是谁更会博眼球,而是谁能把‘尊重’二字熬进锅底,让每个顾客吃得安心、吃得体面。这,才是行业穿越周期的真正底气。”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