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五仁月饼”广告翻车事件全复盘头条

餐饮界 / 餐饮界 / 2025-09-18
一句“嫌五仁难吃是没挨生活毒打”,戳痛年轻人神经,也把品牌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餐饮界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一句“嫌五仁难吃是没挨生活毒打”,戳痛年轻人神经,也把品牌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删评、撤广告、紧急道歉、领导“背锅”……五天内桃李面包完成了一场高密度舆情应对,却未能完全挽回人心。流量或许赚到了,口碑却陷入两极分化。这场风波,究竟是营销事故,还是一次刻意为之的冒险?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以下为舆情系统监测核心数据,数据来源:哈谷识微,监测时段:2025/9/1 00:00–9/9 17:00)舆情总量约6.38万条,9月5日达传播峰值3.1万条。

免费申请试用

哈谷24小时舆情监测软件

+微18923764126

01、事件脉络梳理

>> 9月1日:争议启幕

桃李面包在辽宁部分城市电梯投放五仁月饼广告,文案写道:“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该内容迅速被指“爹味过重”“消费苦难”,引发社交媒体第一轮批评。

>> 9月1日–3日:舆情升温

话题#桃李面包月饼广告争议 #登上热搜。网友斥其“拿痛苦做营销”“教育消费者”,甚至类比钟薛高前车之鉴。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品牌方一度删除负面评论,反而激化公众情绪。

>> 9月3日–4日:抵制升级

部分消费者发起“拒绝购买桃李面包”,直言“一句文案毁掉所有好感”。

广告于上线24小时后紧急撤下,替换为温和版本。客服向媒体回应称“广告已下架”,但未正式道歉。

>> 9月5日:道歉到来

桃李面包发布官方声明,承认“文案翻车”,并称“确实是领导拍的板,这个锅只能他来背”,宣布后续营销交由年轻团队,并表示“领导正在接受现实毒打”。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声明语气自嘲,呼吁消费者“不要迁怒月饼”,但舆论对其诚意评价不一。

02、传播数据透视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从整体上看,有关“桃李面包”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平台,“社交网络”平台舆情量共38007条,占总量的59.6%。其次为“视频”平台(共12157条,占19.1%)以及“新闻客户端”(共10124条,占15.9%)。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情感分布:该时段内,有关“桃李面包月饼广告争议”的舆情情感倾向以中性为主,占36.19%;其次为正面舆情,占35.86%。负面舆情较少,占27.95%。

餐饮界 餐饮新媒体

内容类型:该段时间内,有关“桃李面包月饼广告争议”的舆情信息以评论为主,占50%;其次为原帖,占36%;转发较少,占14%。

03、舆论观点摘要

支持者声音公关策略获部分认可:有观点认为品牌回应迅速,用“领导背锅”和“年轻人接管”的话术巧妙转移焦点,展现了应对能力;

道歉姿态被认为较为务实:接受批评、承诺调整团队等表述,被部分受众解读为“肯低头、有改正意向”;

事件带动品牌曝光与讨论:数次登上热搜,客观上扩大了品牌传播半径,形成“黑红也是红”的传播效果;

核心产品线仍受信赖:醇熟面包、布朗尼等经典产品仍被多次提及,不少消费者明确区分“广告问题”与“产品品质”;

配料与性价比受好评:在短保面包市场中,其配方干净、价格亲民的特点继续成为部分用户忠诚的理由。

支持者声音

广告被指冒犯与“爹味”:文案强硬关联“口味”与“生活痛苦”,被批评为对年轻人生存压力的不尊重和轻慢;

产品体验争议扩大:出现“馅料不足”“有添加剂感”“不如从前”等声音,部分消费者借机表达对品质下降的长期不满;

价格策略成为吐槽焦点:近期涨价动作频繁,性价比遭到质疑,促使部分价格敏感客户转向其他品牌;

道歉被指缺乏真诚:“甩锅领导”“自嘲玩梗”等方式,被舆论反诘为“逃避核心责任”“道歉像做新广告”;

老产品下线引发情怀不满:多款曾经热销的单品停售,影响老用户复购意愿,形成“既不好吃,也没得选”的负面印象。

免费申请试用

哈谷24小时舆情监测软件

+微1892376412

免责声明: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www.canyinj.com",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投稿请加小编微信canyinj888或QQ237634588。4.餐饮界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免费查阅,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网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延误、不准确、错误和遗漏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关注餐饮界微信号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