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靠小聪明昙花一现,算哪门子创意?专栏
创意可以让你不同,但却不一定让你成功。因为成功虽离不开创意,却更需要以资源为核心的能力。做餐饮尤其如此,无论是食材供应、门店选择、人员招聘,乃至顾客喜好,即便创意横行,但依然要时刻防备被资源大咖秒杀。
做餐饮,如果你只有创意,即使你有1500万,或许都不够你烧100天。你愿意靠小聪明做昙花一现的那个,成为供别人“消费”的话题,仅此而已,还是,靠大智慧成为有实力买谈资的那个?
跨界的例子,前者就像神奇百货的所谓“我最懂00后”有创意无资源:98年的创始人参加《我是独角兽》融得A轮1500万,但风光只持续了100多天,其最终价值定格在为媒体、为投资人提供了眼球经济,但终因进货渠道0门槛、毫无内功,卷600万公款潜逃。
(就像王凯歆,明明是该靠脸吃饭的人,偏偏要拼创意)
后者就像在餐饮里积累数十年资源的老餐企,创意你得加上资源。“主旨在吃”的餐饮当然和浮夸的创投圈不同,比如创投火的那两年,有多少人靠远离资源的“创意”构建所谓新的商业模式,骗融资数千万。
浮华逐渐褪去的今天,我们发现大多老实的餐饮人还是在实打实拿资源换实用价值。
这样的餐饮人:进,可以投资孵化他人;退,可以自我迭代做新品牌切市场。
所以新辣道切品类,也从供应链入手
新辣道的创意是做跟鱼火锅看似不沾边的小龙虾外卖,产品主要是准成品,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在生产加工厂完成90%的加工,门店的唯一工序是复热。
先扒一下新辣道,看它为啥一定要做这么个品牌:
➤ 按照官方的说辞
❶ 因为品类 ——其创世人李剑曾公开表示过:“新辣道的鱼火锅品类产品并不适合做外卖,这是推出良记小龙虾的主要原因。”
(相比小龙虾,那么鲜一条鱼拿去做外卖改造成本显然太高)
❷ 因为标准化 ——“另外,市面上做小龙虾外卖的品牌很多,但是品质参差,标准化程度低。正因为品质把控不严,才屡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新辣道看到了商机。”
❸ 因为竞争 ——“火锅竞争已经早已进入白热化,门槛太低,大量竞争者和模仿者让市场举步维艰。”
➤ 但更进一步你就会发现这一切和资源利用有关
成立于2004年的新辣道经过数年发展在国内已经成长为年营业额突破10亿元,门店逾200家的餐饮集团。但随着其核心品类火锅的竞争愈加激烈,庞大体量下,哪怕只想多占1%的市场份额,恐怕在渠道和产品上要付出的代价就10倍不止。
但它有个“好资源”却没有充分发挥价值:新辣道从出道起就很重视供应链,截至今天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和资源。
再者,一直依赖新辣道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线下,导致大量的中央厨房产能缺少优质的输出渠道。
再加上李剑对餐厅“三痛点”的理解:好吃、质量、更多顾客,所以懂供应链的新辣道才敢拿资源做这个新品牌。
➤ 所谓好吃
李剑说:“中国自古民以食为天,做餐饮企业的人要讲究良心,只有做出来的食物好吃才有附加值,做到这点的餐饮企业发展就不会太差。”在经过地域口味调研和数据对比的前提下,标准化产品研发不断迭代多年。
据此,如果说新辣道去做一个新品牌还不能做出不难吃的产品恐怕你我都不信。
➤ 所谓质量
如今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愈加敏感,在良记的冷启动阶段就用了两年时间。
“我们花上亿元在湖北找供应源投建了百万亩的龙虾生产基地,这个基地主要负责小龙虾从养殖到生产储藏。每天小龙虾从虾塘捞出后,放到车间进行分拣、清洗加工,并将加工好的小龙虾采用秒冻锁鲜技术保存。”
(良记做活动,还是抓龙虾“火辣点”功效,但内功却不同)
在李剑的描述中,“全程无菌”、“可视化的标准操作间”到“全冷链运输”等词语屡被提及。换言之,强调的无非——这是一家有源头采集能力和颠覆式创新技术的公司,市场上卖小龙虾的不少,但像我这样的不多,是谓资源带来的差异化。
➤ 所谓更多顾客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覆盖更多的消费者,做餐饮企业的人想要得到更多的顾客,其实还是看能不能解决货源短缺时的供应问题。
你我皆知,受多年教育的消费者早已成熟,外卖、堂食两大渠道平分秋色。但由于小龙虾是季节性产品,这两个渠道对小龙虾唯一的痛点在于,面对冬季消费需求束手无策。
所以,工业化准成品的生产方式解决了小龙虾季节性产品的瓶颈,做到了冬天无间断供货。
但,只是做 to C外卖的良记......
真的能拓宽新辣道的盈利通道吗?
李剑说:“供应链能力和营运能力需要强大的行业经验,良记就打算靠这两方面建立壁垒。未来主要靠规模化销售带来利润,用高性价比的产品去占领更大的市场,最终实现盈利。2017年,良记将进入10个左右的城市,预计产生3个亿左右的营收。”
按照以往的经验,依靠边际成本递减盈利的前提是,他已经有了极精确的销额预期。但是,按照现状来看,当下的线上小龙虾市场早已不是几年前那个高毛利、遍地黄金的蓝海。
纵然新辣道携供应链和营运能力两大资源,麻辣诱惑、虾BABY、夹克的虾等先入局者会坐视李剑的横空插入吗?
(你以为的是针锋相对)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司机说,携供应链(源头产出——生产加工——冷链运输一体)基因的“良记”,其终极野心除了 to C,更重要的还有 to B,那些我们以为的“竞争对手”没准正和李剑打得火热。
(没准实际上是郎情妾意)
其实,餐饮人的资源带创意,不仅仅是新辣道、海底捞等企业的卖食材这么“单纯”。还有一种更有趣的,它用数十年资源把自己化身为上帝视角,大发痛点财。
你准备好接受审判了吗?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