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潜江小龙虾源头:无虾可贩,商户们早早收工打牌专栏

餐饮界 / 贺涵 王瑛 / 2017-07-23 00:06:49
进入7月,全国各大小龙虾餐厅都进入了一年中生意最火爆的季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小龙虾上游供应能力的骤然紧缩。

进入7月,全国各大小龙虾餐厅都进入了一年中生意最火爆的季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小龙虾上游供应能力的骤然紧缩。

近日,特约记者跟随久如香组织的“小龙虾潜江原产地考察之旅”,进行了一次对供应链源头的实地探访。

我们发现:在这座开设了龙虾学院、正在修建龙虾博物馆、拥有全球最大小龙虾深加工基地的“小龙虾之城”,商户们一度“无虾可贩”,虾价也“一小时一个价”,而如今……

货源紧缺 “金链大哥”早早收工打牌

7月15日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湖北潜江市龙湾镇的一处虾塘里,邓阿婆划着小木船去自家水塘里起网,几分钟便打捞起满满一桶小龙虾。

实探潜江小龙虾源头:无虾可贩,商户们早早收工打牌

这样一亩左右的虾塘,一年大概可以产出700公斤小龙虾

这样一桶没有经过挑拣,个头大小不一的小龙虾被称为“统货”,当天卖给收虾贩子的价格是21元每斤。阿婆的虾塘只有一亩左右,每年能捞700公斤左右的小龙虾,虽然产量不大,但是这笔种田之外的收入已经让她很满意了。

早上七点多,在中国虾谷——位于潜江四季友农贸市场的潜江龙虾交易中心,已经没有多少商户在忙活了,数千平方的市场内,只有6、7个摊位还在分拣小龙虾。

带着双层塑胶手套的分拣工将一筐筐小龙虾倒在分拣台上,熟练地按个头大小将虾扔进不同的塑料筐中,分拣后的小龙虾将发往全国各地。

实探潜江小龙虾源头:无虾可贩,商户们早早收工打牌

市场上的小龙虾经过分拣后将发往全国各地

在更多的摊位上,脖子上戴着大金链子的摊主们似乎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慢悠悠地端起牛肉面开始“过早”,而有些摊主则呼朋引伴地准备打牌消遣,“这几天虾收不上来,价钱都很贵。”

一度“一小时一个价”,如今价格趋稳

摊主们表示,市场上五六点是发货的高峰,前几天南方的连日暴雨,使小龙虾供应受阻,所以收工得比较早。

由于货源紧缺,小龙虾甚至达到了“一小时一个价”的地步,8钱左右的小龙虾自7月初以来一路飙升至38元每斤。

而近几日,随着天气恢复正常,小龙虾的价格也趋于稳定,久如香小龙虾品牌市场部总监张春云表示,昨日他们的收虾价格在34、5元每斤。

来自上游的“风向标”

此次到潜江小龙虾原产地一探究竟,很多人也刷新了对这一网红品类产业链的认知。

在张春云看来:“小龙虾市场每年都会有一些颠覆,当传统龙虾馆坚持做鲜活虾保证品质时,今年的小龙虾‘断供’就让经营者措手不及。而今年火爆的电商小龙虾,已经凭借标准化技术,再通过急冻、冷链技术和淘宝、天猫、京东平台,卖到全国甚至全世界。”

实探潜江小龙虾源头:无虾可贩,商户们早早收工打牌

小龙虾已经变成一个打通线上线下的全产业链条

就像久如香在潜江的合作伙伴莱克集团,2016年做冻虾清水虾,没盈利还有些微亏。但2017年基于市场判断开始转型做口味虾,发力电商板块,就有很好的盈利。

之前做清水虾一度惨到“给谁谁不要”,今年做电商版块的口味虾,都是提前下订单提前支付,很多时候车间忙到加工不出来。

而上游供应链企业的动向,也成为整个小龙虾市场的“风向标”。

技术可以突破季节性短板 但需要时间

从产业链讲,如果小龙虾可以一年四季稳定供应,冷冻锁鲜是需要攻克的一个难关。

实探潜江小龙虾源头:无虾可贩,商户们早早收工打牌

位于潜江生态龙虾城的龙虾雕塑,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大甲壳类动物(小龙虾)雕塑

目前的急冻技术主要是液氮技术,可以在20秒之内,将大批量活虾全部速冻好。在急冻技术上,时间越短,肉质越好,虾里面的营养成分保留越高。

更好的液氨技术可以实现零下一二百度的操作,同时对运输、储存的成本要求也会增加。目前,普通冷冻也就零下七八度,好一点的零下三十度,但这跟零下一二百度相比,效果、成本、资金远远不同。

急冻出来的虾,想要实现与活虾无差的口感,还需要继续精进。现在,只能实现小批量生产。而只有当产业链上很多环节进入低成本、民营化的运作后,品类的季节性才会被随之破除。

本文来源:餐饮老板内参由餐饮界www.canyinj.com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