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喜茶北京代购群:排队没升级,黄牛却“升级”不少专栏
“冒雨排队”、“围堵星巴克”,喜茶北京店开业后的这几天,类似的字眼一直在眼前晃。
而有一拨人,他们安安静静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喝到——虽然要为此付出较高的价格。
今天的推送,是我潜伏进一个微信代购群了解到的。
一个神秘的微信代购群
这是8月12日10点半,距离喜茶HEYTEA朝阳大悦城店开业刚刚过去半个小时左右。
暴雨断断续续降临,雨水敲打着地面,穿着牛仔长裤排队的女生,裤腿已经浸湿到了小腿,但几乎没有人离开。身着白色上衣深色围裙的店员穿梭着,为没有带雨具的顾客送上一把透明的雨伞。
在这时的队伍中,有一个神秘的组织——黄牛。
▲排队,雨中
在北京国贸上班的刘小姐,是奶茶“中毒者”。
但是在帝都,喝杯传说中的网红奶茶实在不易,最好的机会是到南方出差。虽然这次喜茶一口气开了两家店,但听到这个品牌,腿就有点发软——必然要排队。
有一天,刘小姐的同事十分神秘地把她拉进了一个微信群,这是一个网红产品代购群,群里大多数的人和刘小姐一样是忙碌的上班族,但里面还有一小撮重要的核心人物——黄牛。
这几天,这个群比以往要活跃一些,大家在讨论同一件事:代购喜茶。
此时的刘小姐,望着窗外的雨,默默想着此时大约正在为自己排队的黄牛,以及就要到手的喜茶。
3杯茶,2个小时,157元
这个群的代购流程可以说是十分专业了——
每有新人进群,代购负责人都会发一遍代购须知:
▲有新人时,发代购须知
有时,负责人也会根据情况,调整代购价格,及时在群里公告;
▲价格还会不断调整
偶尔,也会发一些现场排队的视频,安抚那些焦急等待的舌头;
▲通过视频,还能感受现场
终于,购买的喜茶姗姗来迟,白领们会随时晒单、并给出评价,这些评价包括等待时间、奶茶口感等等,不时有人夸奖代购十分“良心”。
▲购买的白领及时评价晒单
这天,刘小姐通过这个群和朋友一起代购的是3杯喜茶,到手价格157元人民币,历时两个小时。
终于,刘小姐兴冲冲地在朋友圈晒出:终于喝到网红,157元3杯很便宜……
▲还配上了这张好看的图
按照26元/杯的客单价计算,157元3杯显然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实际的价格,而在上海,当时黄牛价格的最高纪录是180元2杯。
我问刘小姐:一杯26块钱的奶茶,到手50块钱,不觉得很夸张吗?
她告诉我说:时间更值钱。
最后刘小姐还告诉我,她拉了同样在附近CBD上班的白领朋友进群,大家一起拼单买奶茶,能节约很多时间,还不用晒太阳。
最终,这个群一共有188个人,还不断有新人加入,生意火爆。而这些人,除了迫切想要喝到这杯网红奶茶外,也和刘小姐一样,时间宝贵,不能浪费。
半年,喜茶还在排队,但黄牛服务“升级”了不少
喜茶初到上海时,曾出现了一大批黄牛党,他们站在地铁口、路边,提着牛皮纸袋子问过路年轻人:喜茶要伐,喜茶要伐……
▲曾经是这样的
两杯180元的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一转眼,曾经站在街边“零售”让人颇有反感的黄牛们学会了“新套路”:不再被动等待有钱没时间的“金主”,而是选择了在微信群随时下单随时代购——
再也不必担心到手的奶茶冰会融化掉、奶盖塌掉,或者卖不出手变成损失,更不用防备旁边有对手抢客人。
对于白领来说,用多出来的价格购得方便,或许根本无需用“值不值得”衡量。
顾客下单,告知需求,付款,购买,收钱,甚至有时还会晒单。
我在微信群卧底的5天时间里,并未看到对黄牛“高价代购”的埋怨,反而不乏感谢。
看来,排队没有升级,黄牛们却“消费升级”了。
排队和黄牛,究竟哪个更糟糕?
从上海到北京,半年时间,喜茶依然在排队。快速开店,是喜茶缩减排队时间的主要措施。根据计划,到2017年底上海将开到10家店,北京开到5家。
尽管排队体验备受争议,但喜茶并未开放预约和外卖。创始人聂云宸称,那样“体验很糟糕”。
星巴克也至今未做外卖,理由同样是对体验感的思忖。但二者的区别是,星巴克在大陆有近3000家门店,你随时可以走进身边一个不太需要排队的店里,享受一个下午。
我当然不主张通过黄牛购买喜茶。但是在黄牛和排队到底谁更“糟糕体验”的抉择中,刘小姐和一些消费者选择了后者。
我觉得,作为服务业的一种,究竟要为顾客提供怎样的服务,值得从更多的维度去思考。
本文来源:咖门 ,由餐饮界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