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饮,到底应该先做强还是先做大?专栏

餐饮界 / 王新磊 / 2016-05-24 10:21:00
餐饮业需要回归常识。就像“病急乱投医”,餐饮转型期,很多人有种“慌张感”,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走极端。

餐饮业需要回归常识。就像“病急乱投医”,餐饮转型期,很多人有种“慌张感”,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走极端。比如,迷信寿司之神。

餐饮发展四个阶段:单店期,竞争核心是产品;扩张期,竞争核心是模式;管控期,竞争核心是体系;竞争期,竞争核心是品牌。

该讲规模时,不要讲情怀。一些很难很难的事情,一旦放到“规模”里再来看,就会相对容易。因为“规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是吸纳了更多优质资源之后的强。

“你这么厉害,你怎么不上台上?”

餐饮业需要回归常识。

就像“病急乱投医”,餐饮转型期,很多人有种“慌张感”,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走极端。比如,推崇只开一家店的所谓匠心精神。

有一次餐饮业的活动上,台上的重量级嘉宾在分享,“......不求量,只求精,用十年研究一碗面......”

我旁边的一个老板颇不以为然,“我要这样干,就早饿死了。”

这位餐饮人说,“没有规模历练的强,如同在澡盆里练游泳,还是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

这位餐饮人旁边的朋友“反将一军”,“你这么厉害,你怎么不上台上?”

......

这种观点的“挑衅”,背后透露着对餐饮基本“常识”的迷失。

迷失的“常识”

其实,企业做为一个生命体,有自己的生长周期。就像人一样,小孩子时就是疯长和学习,18岁之后就是承担责任和义务。

那么,餐企到底是先做强,还是先做大?

这需要我们回归到“常识”:餐饮业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做餐馆,一种是做公司。不管走哪条路,根本方向依然是长大,唯一的不同是长多大。

5月19日,在中饭协的会议上,一家专注于“连锁规划”的连锁咨询公司做了精辟的总结,把餐饮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单店期做成、扩张期做大、管控期做强、竞争期做久。

在这个四阶段中,参与竞争的方式又是不同的。

单店期,竞争核心是产品;扩张期,竞争核心是模式;管控期,竞争核心是体系;竞争期,竞争核心是品牌。

因此,餐饮公司化进程中,随着规模不同,竞争力和战略重心,都是动态变化的。

这才是餐饮业的常识。而那种对“寿司之神”这类极端案例的过分推崇,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不健康的。

该讲规模时,不要讲情怀

笔者一直推崇“该讲规模时,不要讲情怀”。因为不同规模吸纳的资源是不同的。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到,单店竞争力只有产品。产品不行,企业就是一个死。

有了规模之后,企业的竞争力就变得多元,比如产品、人才、模式等。

同时,还有一个附加的力量——马太效应,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而规模的大,就是强的一种形式。

在广州,椰客海南椰子鸡的老板黄刚对此非常有感触。

“要吸纳到优秀的人才,吸得进来留得住,公司规模是吸引人才的必备主要条件。比如招聘,只有一家店,招人是很难的,如果有五家店以上的规模,招人就容易些。”

事实上,一些很难很难的事情,一旦放到“规模”里再来看,就会相对容易。因为“规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是吸纳了更多优质资源之后的强。

比如,连锁餐饮店越多,实现标准化管理越难。而外婆家吴国平反倒认为,“其实,一家店最难管,店多了,反而好管理。因为有很多数据可以对比,更容易发现问题。我们现在最着重去做的就是标准化管理,这也是这几年实践经验告诉我的。”

因此,规模对于餐饮“企业化”来说,是无法回避的。

极端案例都是一种病态

转型期,也是混乱期。

餐饮业很多专家,本质上就是“演员”,为了吸引眼球,他们总希望用“极端的案例”来解读未来的方向。

笔者对此非常不认同。因为极端案例,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比如金蟾这种三条腿的蛤蟆,在生物界并不具有普遍性。

餐饮业也是如此。

在广州跟餐饮人聊天时,他们的观点更接受“地气”。在他们看来,餐饮业跟服装业有很多类似之处。

“10年前,服装业从路边店开到购物中心,又从购物中心开到专卖店,然后品牌化、品类化,形成了运行装、休闲装、商务休闲装等细分品类。”

广州“椰客海南椰子鸡”的创始人黄刚说,餐饮品牌化要跟服装行业学习,“用经营服装品牌的方式和理念做餐饮”。

在转型期,局限餐饮人思维的,恰恰是“口味崇拜”,“服装业早期也在卖布料,现在已经在卖款式、卖品牌、卖生活方式了。”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推崇的思维方法,笔者非常认同。因为,餐饮业需要“回归常识”。


本文来源于餐饮王道,由餐饮界www.canyinj.com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


媒体官方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