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揭秘,那些追风餐饮企业的3大死因!专栏

餐饮界 / 沈芮妃 / 2016-10-24 11:40:04
餐饮行业跟风,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从名字到味道,从装修到服务……

凡是眼睛能看到的,都有人费尽心思去跟风模仿。

甚至,有些跟风者,做的比原创还专业。

然而,那些跟风的餐厅最后为什么还是会死掉呢?

首先,餐饮行业的跟风现象是不可能避免的。

更夸张的说法是:餐饮,本身就是一个靠“跟风”来获得进步的行业。

但此“跟风”非彼“跟风”,盲目跟风的结果必然不会让人满意。

因为单就餐饮本身来说,是很难有完全原创的东西的。

品类,烹饪方式等一些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要真正全部原创是不可能的。

99%的餐厅,都是在学习和模仿别人的基础上做出的创新。

而他们与盲目跟风的餐饮老板差别就在于:

跟风是完全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而创新则加上了他们自己的特色。

 ▲盲目跟风是不加入自己的特色,完全照搬别人的模式

01 形势上没搞明白  

从品类上观察,当初的烤鱼到柴火鸡,

再到最近的火锅和小龙虾,都是跟风现象最明显的几个品类。

大多数餐饮老板都是看人家开一家店生意火爆,也去跟风效仿。

但是最后却关门大吉了,为什么呢?

餐饮老板忽略了一个餐饮行业目前的形势:仅仅是味道好还不行。

想光凭味道留住消费者的老板,就像靠肚子里的孩子留住丈夫的妻子

——没有一点感情因素,这事儿还真不好办。

 ▲做餐饮就像经营婚姻,需要和顾客产生感情。

在互联网时代,“味道为王”的风光岁月早就过去了。

现在,餐厅的味道只是最基础的条件,是那个“1”。

没有良好的服务、消费体验、营销,后面的“0”就永远加不上去。

任何一家牛逼的餐饮企业,都不可能完全靠产品征服顾客。

巴奴的毛肚和菌汤再好吃,要是没有中央供应链、精准的市场定位及营销,

恐怕也没有底气喊出“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的口号。

因此,单纯因为掌握了技术就跟风开餐厅,是一些餐饮老板最大的问题。

 ▲从“0”到“1”的积累,是每个餐厅都需要的。

02 优势上没抓重点

餐饮行业的大多数跟风者,不比成功人士轻松。

时间、精力、财力,都得付出双倍乃至更多。

但是,生意不起反落,仍然不见起色。

原因在于你连起码的重点都不知道:

你所模仿的对象,他的成功之处到底在哪里。

结果你跑去海底捞学习人家的味道,跑到巴奴去效仿人家的服务;

去和百年老店聊互联网思维,去和黄太吉聊产品;

……

 ▲一味模仿,到最后会像流水线上生产的产品,毫无特色和新意。

因此,餐饮老板得首先了解成功者的优势,而不是一味盲从。

有些互联网人看到赫畅把黄太吉玩得风生水起,也想以身试水。

心想:别人跨界做餐饮能行,为什么我不能?

其实,他没弄明白的一点是:互联网餐饮的成功,永远只是个例。

黄太吉本身,就具有不可复制属性。他的优势和成功在于:天时地利人和。

在互联网浪潮、餐饮板块空缺、加上赫畅的营销思维,

每一样,都是黄太吉成功必备条件。

因此,就算你完全照搬黄太吉的互联网思维,你依然很难成功。

 ▲模仿可以,需要有自己的创意和特色。

03 营销上又懒又low  

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很多人往往死在明天晚上。”

餐饮跟风行业里,也有这样的现象:

掌握了技术,也明白了成功对象的优势,为啥有些餐厅还死在第三点上呢?

原因就在于一个字:懒。

什么都想捡现成,什么都想照抄;懒得思考,懒得创新。

 ▲“拿来主义”这一套,不适合做餐饮。

拿营销来说,比如“王宝强离婚事件”,当时一些餐厅官方微博上只是单纯套上了这个话题,或者很僵硬的一些观点堆砌,让人感觉既别扭又没有人道主义。

现在,很多餐饮企业现在陷入了一个怪圈:为了跟风而跟风,为了蹭热点而蹭热点。

打个比方:很多年前,餐厅开业请个明星助阵或者豪车美女相配,十分吸引眼球。

但如今再用这些招数,很多消费者已经审美疲劳,反而会觉得“这家店没有自己的想法,只知道模仿别人,太low”。

这样,很多人还没进店消费就对你产生了这样的刻板印象,想必他们日后来消费的机会也不是很大了。

完全照搬成功者的营销手段,不仅对自己不负责,对别人的创意也不尊重。

这样的跟风行为,对于餐企来说无疑是圈地为牢,作茧自缚。

 ▲尊重别人的同时,也要尊重自己。

04 成功者都长什么样?  

成功者大都类似,失败者各有各的失败原因。

纵观整个餐饮业,成功者有一些共性:

创新能力极强  

餐饮里说的创新,包含两个层次。

第一层 经营方面 ,这一层面是顾客能具体感受到的,新菜品更新频率不能低,装修环境也不要一成不变。

比如西贝的菜单,会根据顾客点单率几月就更新一次。

第二层理念方面 ,这一层面涉及餐饮老板的思维。比如将企业的标准化、品牌化运营和管理。

比如外婆家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就开启了多品牌经营战略。

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餐饮创新的基础。

沉得住气

三星公司在研发一款机型的时候,追求的是“人无我有”的境界,不管是技术还是外表,都要新奇且与众不同。

note7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早iphone7一个月上市,结果因为技术不成熟而吃了亏,摔了跤。

而苹果公司,追求的是稳:一项不成熟的技术是绝对不会使用到iphone上的。

对于餐饮业来说,同样如此。

一味追逐流行抢风头的餐厅,到头来会吃亏。

在当前餐饮形势下,读sir认为,想要做餐饮,先得等风,接着是听风,然后是随风。

至于跟风,你恐怕还得仔细斟酌。

本文来源餐饮人必读,由餐饮界www.canyinj.com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1.餐饮界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餐饮界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餐饮界",不尊重原创的行为餐饮界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餐饮界编辑修改或补充。


媒体官方合作